裴休三兄弟來杜牧這裡卻不全是為了其外調的事,當前出現了一個機會,如果能把握好,裴休可能更進一步。
這個機會就是馬植的失誤,雖然看起來問題不大,但這麼多人盯著,小事也可以搞成大事。
杜牧也明白其中道理,他也希望裴休上位,這樣自己可能就不需要外調了。
“二兄,我等如今該如何行事?”
裴休不像大兄那樣有點迂腐,處事圓滑,是一家子人的主心骨.
“馬植這次雖然出了紕漏,但這點事最多讓陛下心中不悅,還沒到君臣反目的程度,白相公他們應該更著急,咱們靜觀其變就是了。”
……
皇城尚書省。
辦事的官員穿梭來去,非常繁忙,這裡是大唐的政治中心。
白敏中在一間屋內伏案檢視文書,不時用筆圈圈點點。
此處位於尚書省最裡面的一間背陰的廂房,屋外都是老樹,側面還有一座高臺擋住陽光,夏季非常涼爽,白敏中最近就來這裡當值。
記住網址
如果是其他季節,他會回到正堂坐衙。
白敏中今年五十八,比他的堂兄白居易小二十多歲,但腿腳已經有些不好,陰雨天時常膝蓋疼。
今日也是陰天,天上烏雲密佈,看來不久就要下暴雨。
他坐在榻上,旁邊隨侍的書瞳一邊幫他捶腿一邊勸道:“相公,要下大雨了,要不還是先回去,晚了怕走不了。”
白敏中頭也沒抬,說:“稍安勿躁,還有些事沒理完,若是雨太大今晚就宿在這裡。”
尚書省下轄六部,總理全國事物,白敏中要把大事匯總,與其他四位宰相合議,然後給出初步處理意見,連署後上交皇帝裁決。
至於日常細務都是由他自己決定的,其職能就像後世的國務院總理。
除此之外還要經常陪同皇帝,像這幾日宮中舉辦三教講論,他就必須出席。
大臣每逢節慶還需要寫應制詩,所以中唐以後都是進士出身的人才能做宰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宰相如果寫不好詩會被人笑話,而進士考的就是詩文,功力肯定是夠的。
但不是詩寫的好就能做宰相,也要看做官的能力和時運,否則坐在這裡的應該是白居易,而不是他白敏中!
牛李黨爭時期,白敏中一直作為中間派不聲不響,資歷其實和柳公權要淺很多,李德裕也正是看中他這點,才舉薦為相,希望以此拉攏一批人。
要說什麼為國舉賢,他白敏中還夠不上一個賢字,只不過李德裕以為易於控制罷了。
想不到新帝繼位後,這人便和皇帝密謀將李德裕拉下馬,然後陸續趕走其他宰相,順位從第四上升到第一,成為當朝首輔。
時人都因關鍵時候反戈一擊而對他嗤之以鼻,但這位白相公根本不以為意,他現在是勝利者,為了防止李德裕捲土重來,連下狠手構陷設計,終於將老恩主貶到崖州,又提拔中間派的馬植做宰相。
但朝中也不是他一黨獨大,皇帝前不久啟用的崔鉉、周墀都是牛黨出身,以崔鉉最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