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贄與吐突士曄聽了對視一眼,他們都是經歷過那場宮變的人,自然知道李漢確實立下大功。
會昌五年,光王李怡與王才人私通,下毒謀害皇帝,事敗後逃入佛寺躲避,輾轉去了河北。
李漢因在十六王宅中一直與李怡是鄰居,而且父親是被穆宗所殺,將殺父之仇轉移到穆宗第五子的武宗身上,便主動在長安居中聯絡,最終促成了皇權交替的一場大變!
而且正是他通風報信,才讓李怡及時潛入回京,得以奪位!
要知道太皇太后郭氏在宮中很有勢力,能一舉成功也是險之又險,九分靠了運氣。
當時的樞密使劉行深、楊欽義都是武宗嫡系,最後見勢不妙才反戈一擊。
劉行深從此被迫隱退,楊欽義也從樞密使降為飛龍使,他把自己的副手宋叔康推出來續任。
而大中皇帝繼位後,只是封了李漢一個雍王,就把他軟禁在十六王宅,出入都受到限制,今日如果不是來赴兩軍中尉的酒宴,就只能憋在家中造孩子。
關了快四年,也難怪他如此頹廢。
李漢又說了許多不敬的話,馬元贄和土突士曄卻不會去向皇帝告密,他們已經位極人臣,現在想的是手中多拿一些棋子,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變局。
而李漢就是這樣一枚棋子。
記住網址
他和當初的光王李怡一樣,都與仇黨有密切聯絡,隨時可以作為皇帝的備用人選!
李漢不久就喝得酩酊大醉,馬元贄送到府門外,讓人將他扶上車,送回十六王宅。
十六王宅在長安城東北角的永福坊,又佔了南面興寧坊的一部分,和興慶宮一樣,周邊建了城牆,也是一座城中之城。
馬元贄私邸所在的永嘉坊和北面的興寧坊正好夾在興慶宮和十六王宅之間。
馬車一路向北,很快就來到城門口,守門的金吾衛開始查驗。
雍王的隨從上去交驗通行的腰牌。
他們都沒有發現,從馬車簾子的縫隙間,有一雙眼睛正冷冷地看著這一切。
李漢酒量很大,根本沒有喝醉,他今日不過是裝醉試探一下馬元贄二人,得到的結果不好不壞,對方把他當成備用的棋子。
想起這四年的軟禁,他心中就在不斷後悔,當初怎麼就鬼迷心竅把光王接進長安了呢?
他當時以為這寶座捨我其誰,拉來光王只是為了壯壯聲勢,想不到馬元贄居然會放棄自己。
現在想來,無非是光王的元妃趙氏和馬元贄的妻子是同宗,相互以姐妹相稱,這老書生又最善於迷惑女子,把仇士良的女兒騙到了手,就是如今宮中最受寵的仇才人!
其實李漢也有機會,他當時只有二十八歲,與仇氏更般配,但也許是放不下面子,最後還是還是放棄了。
如果讓他重新來過,絕對不會死要面子,而不得不忍受四年的軟禁生涯!
……
永昌坊位於宮牆東面,北面隔著一個裡坊就是大明宮,對想要治私邸的宦官來說,是個極佳的風水寶地。
右軍都判李敬實的家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