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神機道士在大唐> 第二卷 北地驚龍 第七十六章 諡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北地驚龍 第七十六章 諡號 (1 / 3)

大中皇帝以前叫李怡,登基後改名李忱。

唐朝中期後,皇帝繼位一般都會改名,原因也是為了改個不常用的字,免得因避諱的原因影響天下士人。

皇帝這時臉上微微帶著笑意,似乎很享受穿上龍袍的繁瑣規矩,夏季雖然炎熱,但朝會還是穿得很正式,還好早上比較涼爽,旁邊宮女不停地扇動巨大的扇子,讓室內涼風習習。

周圍沒有人說話,收拾停當,一名宦官叫道:“擺駕宣政殿。”

於是前呼後擁出了蓬萊殿,皇帝坐上御輦。

只有正式朝會和大型典禮皇帝才會坐御輦,其他時候都是騎馬。

郭弘也不敢說話,就跟著隊伍默默走著,不一會返回宣政殿。

“陛下駕到!”

殿內朝臣早已到齊,一起端著笏板躬身行禮,山呼萬歲。

皇帝落座,擺手示意平身,郭弘他們進入殿內就分列到大殿兩側。

郭弘仔細打量這間殿閣,熟悉之感油然而生。

皇帝坐在木塌上,手扶憑几,木塌在寶帳中,帳子三面掛起,背後一面落地。

憑几就是一種放手臂的小木凳,也叫挾軾,一般有三十多厘米高,上刻花鳥蟲魚,造型典雅,十分精緻。

這種東西后來跟椅子合併,成為座椅的扶手。

皇帝左右手各有一個憑几,但身後沒有靠的地方,只能跪坐得比較直。

其實中唐以後已經開始流行坐椅子,但正式朝會還沿用古制。

下方眾臣也席地而跪,這君臣互相跪,不存在誰跪誰。

殿內都是木製地面,又鋪了坐席,群臣不需要像清朝大臣那樣自己帶墊子。

說起來清朝人的膝蓋才真是硬,跪的都是青磚。

日本沿用唐制,將這種規矩一直保持下來。

皇帝身後有兩個宮女舉著巨大的扇子,由孔雀翎羽製成,名為掌扇,交叉陳設,這是一種儀軌,以增加帝王威嚴。

大殿兩側懸掛著巨大如帆的的布扇子,有宮人不停拉動繩子,巨扇來去鼓動,讓殿內保持涼爽。

殿宇很高,達到十米左右,人在殿中會倍感自己渺小,由是生出敬畏之心。

郭弘看著御座,眼睛有點溼潤,幾年前那上面坐的還是自己的養父。

他現在已經完全融合了過往記憶,那些記憶都是帶著深深的眷戀,一想到就會引動心緒,傷心切齒。

郭弘站在右邊一排後面,看向左側為首的兩個宦官,那是樞密使王元宥和左軍中尉馬元贄。

他盯著馬元贄,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想把這些深深刻在腦海裡。

這時司禮的宦官高聲叫道:“有本奏來。”

……

東內大明宮紫宸殿內,皇帝正跟兩位樞密使、四個宰相議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