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汭的病完全好了。
他因禍得福,住進了千秋殿。
歸真院南面通往安仁殿,再經過安仁門就是公主院和年幼皇子住的千秋殿。
公主院西面隔著宮牆是百福殿,是大中元年宦官們大力修建的,裡面有屋舍廊宇七百多間,不少中層宦官居住於此。
掖庭宮那邊太過擁擠,百福殿是大宦官為手下謀的福利,如今五品以上沒有私邸的都在排隊等著入住。
李汭住進千秋殿,早上過來見母親,在得知是郭弘發現有人下毒後,就把這個同齡少年當成自己的救命恩人。
“你不要對我行禮,阿孃說你是恩人,我要知恩圖報!”李汭叫道。
在唐代,一般妻妾成群的人家,妾生子要叫嫡母為孃親,而叫生母為阿姨!
宮裡沒有皇后,所以皇子公主都各叫各媽,將來誰做了皇帝,誰的母親就是前朝皇后、本朝皇太后!
這也是玄宗朝以後不立皇后的主要原因,每個皇帝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一直沿用這個慣例。
小李汭雖然只有十歲,個子卻很高,幾乎到郭弘胸口。
兩個少年穿過北面的彩絲院,進入後苑,這裡與掖庭宮連成一片。
他們去臨湖殿、紫薇殿玩,那裡旁邊就是被稱為西海、北海的兩個小湖。
湖邊柳樹成蔭,湖內游魚成群,雁鷺齊飛。
小湖圍繞著一座小丘,丘上林木茂密,有很多幾百年的老樹,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
李汭帶著郭弘上了小丘,進入一間亭子,名為“望雲亭”。
二人在柱子和欄杆扶手上相互追逐,李汭當然追不上郭弘。
“你想要我怎麼報答你?”李汭氣喘吁吁地問道。
郭弘笑了,這個孩子還真是執著,不問明白不肯罷休。
“我沒想好,等想到了再告訴你。”
旁邊跟著的侍女瞪了郭弘一眼,說道:“小小奴婢,敢跟主人這樣說話!”
李汭不幹了,叉著腰對侍女說道:“不用你管,要是聽不慣,就回阿孃那裡去!”
侍女歲數也不大,頓時被氣哭了,轉身就跑。
郭弘搖頭道:“她要回去告狀了。”
“讓她告,阿孃不會管的。”
“反正現在沒事,要不我教你個小法術如何?這是我小時候跟異人學的。”
“好啊,好啊,你快教!”
李汭眼睛都放光了。
郭弘很輕易地把李汭收服,身後多了個小跟屁蟲。
他所教的法術就是“乘蹻之術”的一些基礎部分,當然並不包括易容術,道具是這兩天從宮內道觀順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