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弘為了避開王居方,躲在後面沒有出來,在師父身旁伺候的是陸朝陽和曹守真。
他遠遠躲在樹後偷看,只見師父穿戴正式的禮服,手執木劍登壇做法,口中唸唸有詞,距離太遠聽不清說什麼。
那封信由曹守真捧著,沒有離開過眾人的視線。
大約過了一刻鐘,陸朝陽往祭壇上的四方鼎爐中放入炭火,點燃後頓時煙霧繚繞。
師父舉著木劍在祭壇上圍繞鼎爐轉了一圈,從曹守真手中取過那封信,在眾人一片驚咦聲中投入了火中,很快燒得一乾二淨。
王居方還上前檢視了一番,又和裴休與師父說了一會兒話,才一起下了祭壇。
降真宮中擺設了宴席,他們吃過飯後才會動身去衡州。
郭弘悄悄跟著,只見曹守真跑到僻靜處在向自己招手,急忙跑過去。
曹師兄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郭弘一看,正是劉元靖那封表章,就開口問道:“師兄什麼時候掉的包?”
曹守真小聲笑著說:“這還不容易,你當我五行拳是白練的?糊弄幾名文官還不容易,只是那個武將石載順有點麻煩,為避開他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這封信怎麼送走?”
曹守真道:“你帶著去找泰叔,他知道怎麼辦。”
郭弘收了信轉身就走,很快找到劉泰,他很好奇,老僕人就領著他去後山。
二人來到一個山坳裡,郭弘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失笑,問道:“泰叔,這鴿子能和長安通訊?”
劉泰答道:“不錯,主人去長安的時候就跟人約好,用信鴿互通訊息,這些鴿子從長安帶回來,是前朝滅佛時從大食景教寺院裡得來之物。”
景教是東正教的分支,在中亞地區廣為流傳,武宗滅佛,順手把景教和西域襖教、拜火教一起滅了。
隋唐時用鴿子傳信是從中東傳入中國,嶺南早已開始用鴿子通訊,海客就是用這種方法向家人報平安。
中國本土養鴿起源於春秋,但只是作為玩物。
唐宋時期,養鴿之風極為盛行,特別是杭州一帶以此為樂,在鴿腿上繫上風鈴,數百隻群起群飛,望之若錦、風力振鈴,鏗鏗如雲間之佩。
當時不但民間好鴿,皇室勳貴也不例外,玄宗朝宰相張九齡在嶺南家鄉曾養群鴿,也用鴿子與家人傳遞書信。
但在時人心中,還沒有把鴿子作為正式的通訊工具,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到。
“想不到吧,其實道門這些法術都是障眼法,聽說過乘蹻嗎?”劉泰一邊弄著信鴿,一邊說起閒話。
郭弘搖搖頭。
劉泰笑著說:“乘蹻之術就是道門飛行法術,也是現如今最難的障眼法之一,想不想學?”
蹻是戰國時方士穿的鞋。三國曹植《昇天行》有云:“乘蹻追術士,遠之蓬萊山。”
郭弘連連點頭,少年對飛行沒有任何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