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義節度使劉從諫是李訓、鄭注的外援,甘露之變後上書揭發宦官仇士良惡跡,雙方從此敵對,但誰都奈何不了誰。
會昌三年(843年)劉從諫病死,他的侄兒都知兵馬使劉稹秘不發喪,自領節度使留後(節度使代官),並因劉從諫當年上書得罪宦官而不敢歸朝,求封節度使,被朝廷拒絕後發動反叛。同年六月,仇士良去世。
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宰相李德裕調遣成德、魏博、河中等八鎮兵力攻打昭義軍,就是有名的“澤潞之戰”。
劉稹兵敗,被部將郭誼、王協殺死,傳首京師。劉從諫諸子悉數賜死,他收留厚待的甘露之變大臣家屬全部遇害。
七月二十七日,唐武宗下詔掘劉從諫墓,將其屍首暴露於潞州街市三天,猛將石雄又取劉從諫屍剔骨剁碎以報舊日仇怨。
石雄因平劉稹之戰,得到河陽節度使的官位。
劉從諫妻裴氏,時人稱之為“阿裴”。
劉稹造反的時候,裴氏召集大將的妻子一起飲宴,拿著酒杯哭泣,說:“請各位給你們的丈夫寫信,不要忘記先夫的提拔,不要效仿李丕忘恩負義投奔朝廷。我們孤兒寡母在這裡請求,所以悲不能自已。”
參加宴會的這些婦人們都一起哭泣,堅定了昭義鎮諸將反叛之心。
劉稹被殺後,阿裴也被抓到長安。
按照唐律,禍不及婦人,所以她被送入掖庭宮。
執政李德裕指使吏部侍郎陳商作《劉從諫妻裴氏應從重典議》,又讓刑部侍郎劉三複作《請誅劉從諫妻裴氏疏》,接連上書,武宗於是下令,將三十二歲的裴氏斬於東市。
武宗恨劉氏禍及裴冕後人,連裴休這樣的同宗都被調離中樞,送到湖南任職,其他跟裴氏有點關係的都受牽連。
皇帝性子暴烈,平叛不順時遷怒殺人,不少裴氏出嫁的婦人為了避免連累夫家紛紛自盡,李晏道的妻子是劉從諫的小姨子,也在其中。
而牛僧孺也是因為以前跟劉從諫過從甚密,被抓到了把柄,從東都留守貶為循州司馬!
時任黃州刺史的杜牧也受到影響,他的妻子是阿裴的堂姑,其父朗州刺史裴偃是裴冕的堂弟。(裴冕是阿裴的祖父)
杜牧的妻子和阿裴自幼卻在一起長大,十分親近,所以劉稹反叛後,杜牧立即上書皇帝,獻平賊方略,以求劃清界限。
而他的妻子恰巧在會昌三年病死,所以最後才能置身事外,沒有受到株連。
“先帝性格十分暴虐,各地阿諛奉承之徒變本加厲,胡亂構陷,株連數千人之多,實在是國朝以來的慘事!”李晏道將前因後果說完,想起妻子無辜慘死,已經泣不成聲。
“你恨先帝嗎?”裴休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恨,我恨不得生食其肉!”李晏道捂著臉痛哭,他跟妻子感情極好,竟然因為這種原因陰陽永隔,怎能不切齒痛恨。
“那郭仲文呢?”
“他是助紂為虐的元兇之一,扶教除了劉師弟,其他人都不是好東西!”
“那如果郭仲文的兒子到了面前,你會動手殺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