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被流星擊中的地方形成一個巨大的無底深坑,西王母在深坑巖壁上找到了天外隕鐵,其中包裹著一塊玉石一般的東西。
“隕鐵已經碎裂,他們把找到的玉石殘片奉為鎮族之寶。
“西王母國經過一千八百多年的發展,疆域包括西藏和新疆的大部,成為當時西方大國。
“到了周穆王時,這位帝王雄才偉略,不滿足於自己的疆域,開始征伐四方,在平定犬戎後,與西王母國接壤,穆王十三年,進兵崑崙之丘。
“當時的西王母與穆王相會,二人情誼相投,共遊瑤池,穆王送西王母白圭玄璧,西王母也將那塊玉石殘片送給了穆王作為信物,穆王見了大喜,稱之為仙圭,並帶回都城。
“穆王返回後,就將仙圭供奉在宗廟,其實周朝本來就有兩塊類似的仙圭。
“這兩塊仙圭是軒轅黃帝傳下來的,從黃河中順流而來,水退後留在地上被人發現,分為一雌一雄,每塊上刻著一個字形。
“那是上古文字,一個是女字,一個是臣字,合在一起就是姬字,這就是軒轅黃帝姬姓的由來!
“一個叫倉頡的大臣模仿這種字形,造出許多文字,便是後世文字的起源。”
“當時黃帝與蚩尤大戰,遇到大霧,做指南車引導才得以脫困。這指南車的機關中樞就是臣字仙圭。
“臣字圭一直留在軒轅氏後裔手中,這塊仙圭曾作成指南車,總是指向南斗,南斗主生、北斗主死。上古文字中臣字酷似一把豎立的寶劍,被稱為司命,後來軒轅後裔創出軒轅劍,據說必須在此物旁修煉才能大成!
“在涿鹿之戰中,巫女女魃和大巫祝應龍,啟用另一塊女字仙圭,使天氣開始變得寒冷,連日風雨停了下來,大水退去。
“從此華夏開始日漸寒冷,東海之邊海水退去,陸地大增,天下之水漸漸減少,又經過了一千年,到了大禹的時候,治水終於成功,此後再沒有遍及九州的大洪水發生。
“穆王送給西王母的白圭就是女字圭,一直留在崑崙山上。這塊仙圭可以使天地漸漸寒冷,後來崑崙便慢慢變回冰山。
“後來西王母國神秘消失,崑崙山上那塊女字仙圭下落不明,漢武帝懷疑在高昌國,就派李廣利討伐,本朝太宗皇帝也曾派侯君集出兵西域,都一無所獲。
“西王母送給穆王的仙圭能讓大地變暖,上面刻著‘魚’字。穆王將之供奉在大周宗廟,後來犬戎攻破鎬京,與褒姒一起被落到了北地。
“從犬戎得到魚圭開始,北方胡族無時無刻不想南下牧馬,侵佔中原,他們也得知了有關三塊仙圭的傳說,同時不斷髮兵攻入西域尋找。漢武帝驅逐匈奴,統治西域,卻沒有找到另外兩塊仙圭。
“魚字圭在漢武帝擊潰匈奴後,輾轉流落到鮮卑族手中,一直儲存了幾百年,到北魏時,孝文帝得知上古故事,就決意從平城(山西大同)遷都洛陽,開始派人四處尋找。而這隻仙圭也被從漠北帶到了洛陽,後來落入李唐朝廷手中。”
“齊集三圭,與玄璧相合,登上崑崙山,可以飛昇仙界。”
郭弘看到畫面上出現了那塊黑色玉璧,漸漸和三塊白色玉圭組合起來。
最後形成的圖案讓他想起賓士的標誌,只是三根玉圭都突出去,又有點像帆船的船舵,只不過船舵有八個把手,這圖上只有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