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春秋時期,墨家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學派。
只可惜在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
便逐漸勢弱,直至消失不見。
但沒有想到,仙人降世,這些曾經消失的學派,仍然有傳承逐個出現。
“陛下言重。”墨回拱手,淡然說道,“墨家與公輸,雖皆以器械之術而聞名,然,公輸重械而輕理,未有道德,不過投其所好,投機取巧之輩。”
“你!”
公輸行臉色漲紅。
墨家與公輸家,在戰國時期,就因為理念差距而不對付。
這是寫在書中的。
一個精通軍械,只要出手,必然意味著戰爭,而另一個雖然同樣精通軍械,卻提倡非攻,反對戰爭,二者之仇,不單單是祖輩之仇,更是理念的對立。
公輸行讓自己平復怒意之後,開口說道:
“你言我公輸投機取巧,又豈不聞你墨之非攻,何其可笑,自古之雄主,莫不是馬上得天下,爭鬥之事,乃人之本性,你墨家之言,徒有其表,卻無內涵,何其天真可笑,豈不為你墨家勢衰之緣由。”
公輸與世家既然是世仇,那自然對對方有所瞭解。
此時公輸行所說的,的確是墨家的弊端。
——脫離實際。
兼愛非攻過於理想,而且強調完全的、不分彼此,無差別的博愛,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做到,更不符合統治階層的利益,這就是墨家從顯學到沒落的根本原因。
用現代用語說就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
也正是因為如此。
墨家到了現在,才沒落到只剩下這些人。
不過面對公輸行的進攻,墨回只是輕笑了兩聲,甚至加大了聲音,淡然說道:
“我墨家之學,與千百年前,的確難以實現,然,今非昔比,今日之世,正是我墨家學說顯赫之世。”
一句話,頓時引來了不少譁然。
尤其是那些儒學書生。
這千百年來幾乎都是儒學天下,但聽墨回話中的意思,好像現在墨學又有重新出現,和儒學爭一爭學說地位的想法。
即便是公輸行,都是表情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