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末日,不僅僅是對抗災難,更是在對抗絕望。
如果自己都放棄掙扎,接受不幸的命運,或者從一開始就只想著保全少數人,那即便希望已經擺在眼前,也毫無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沈逸一開始,就對東方更抱有期待。
不過,即便如此。
沈逸還是關注了一下西方。
自從他拿出技術之後,西方的網路同樣熱鬧起來。
一些人已經是嫉妒到抓狂。
大喊著“這種技術應該屬於全世界!”、“這不公平!”、“你們是在謀殺數千萬人!”、“要向外星人宣戰!”之類的話語,完全就是一副看不清楚現實,無能狂怒的樣子。
但是,在這些聲音的中間,也開始出現了一些理智的聲音。
一些人,終於是有所明悟。
“泛人理守護協會根本就不會在意我們的憤怒和無能。
他們就像是一位傳授知識的教授。
只會將精力放在優秀,且願意努力上進的學生身上。”
說出這一個比喻的,不是別人,正是曾經在泛人理守護協會最初的警示之下活下來的那位報刊主編,羅塞蒂。
她用了一篇長長的報道,試圖喚醒人們行動起來,甚至舉例了她經歷過的那場火災。
大家都面對著同樣的情況,她活下來,有的人卻死了。
協會的警示很關鍵,自己的行動也同樣關鍵!
而在這片報道下面。
人們依然爭吵不休。
一些人認同了她的話,另一些人卻認為——
“無法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的教授,根本不是好教授!”
“沒錯,要像X教授那樣!”
這種話語看的沈默都有些無奈了。
會說出這種話,顯然不瞭解大學。
大學教育又不像是小學,大家都是成年人,教授也不是你家人朋友,憑什麼要為你的未來負責,只有自己努力,展現出能力和潛力的人,才能夠爭取到更多的關注和資源。
可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