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對新聞的敏銳度讓他得到了意外的提升,才入職不到一年,就進入編輯部人手最多的新聞部成為了編輯助理。
和財經、娛樂、體育幾個內容專業的大部門不同,新聞部主要收集的是與本地人民息息相關的新聞資訊。
於是,斯蒂文接觸到的新聞資訊也被細化了很多。
此時,斯蒂文才二十多歲,正是西方人常見的引起“西方人為什麼這麼少”話題的年紀。簡而言之,這個年齡段的人,相對比較喜歡作死。
偏遠地區,地大物博,能玩的東西不少。
新聞中心正對著的市民公園就有完善的室外運動設施,崎嶇的腳踏車道、專用的滑板弧面、小型室外攀巖場,應有盡有。幾乎每個月都有關於這個市民公園有小孩子或者年輕人的傷亡報道,但是不好好做保護措施的玩家們還是源源不絕。
城裡的藝術大學背靠海灘,在那邊玩水的人也不少。夏城是港口城市,遊船、貨船、渡輪在這片海域往來不絕,也常有違規游泳的人被大船的大浪打到溺亡的訊息。再加上無法設定防鯊網,每年暑期都有夜遊被大白鯊咬死的人。
除此之外,潛水、登山、探洞、跳傘等等專案也是應有盡有。
但是斯蒂文選擇了另一個方向——詭秘(此文的所有“詭秘”都請用“靈異”自行替代)。
斯蒂文是本省人,但是老家在離夏城三小時車程的鄉下小城。他讀書的大學也是鄉下相對普通的文學大學,但是在文學大學中,他也閱讀到過一些與本地詭秘有關的文獻。
當時,學校裡有詭秘社團,但他不甚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新聞中心整理的訃告中看到了幾個大學同學的死訊,其中一人是本地小有名氣的民俗學者,現在已經成為了他的妹夫。
回家參加完葬禮之後,斯蒂文了解了幾個同學的死因。
在大學時代,這幾個同學都是詭秘社團的成員,即使是在畢業之後,也熱愛收集各種詭秘資訊,然後抽時間就可以一起去“探險”。
斯蒂文的妹妹雖然不喜歡詭秘方面的東西,但是這是丈夫不影響生活的唯一愛好,也不好阻止。
幾周前,幾個詭秘社團的朋友又發現了新的詭秘線索,斯蒂文妹妹的丈夫針對這些線索做了很多研究,還告訴妻子,這回發現的估計是個用來寫論文的大型歷史事件。
然後,幾個朋友一起出門了幾天,回來之後,幾個人就沒了交流,而斯蒂文妹妹的丈夫也對這次探索避而不談。
幾天後,當時一起出門“探險”的詭秘社團成員,於同天暴斃。
在瞭解了這件事之後,斯蒂文突然想起來,他似乎記得整理到過死者中的一人發給新聞中心的訊息。
回了新聞公司,斯蒂文一查,卻發現幾個死者在幾周之內,都有給新聞中心發過“爆料”。
雖然內容不甚相同,但是在組織整理之後,似乎能發現其中的聯絡。不幸的是,這些線索相對比較散亂,因此當時整理資料的工作人員也不怎麼在意,將這些資訊放在了一個不太重要的調查級別之中,或者直接就當玩笑扔進了垃圾堆。
而這之後,斯蒂文的妹妹給斯蒂文寄了丈夫的研究資料,這也將異界斷裂的線索連了起來。
故事大致始於某人在某處發現的一件原住民風格的古董,透過研究古董之上的語言,他們發現了一個“約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