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韋斯特有六成以上的可能,會如同之前十八次海戰那樣,先前往這一片海域,然後向某個勢力開戰。”
“得了,”老約翰道,“悶罐子說有六成以上可能,那四捨五入基本就是韋斯特已經開船去那兒了。我們趕緊過去埋伏起來,給韋斯特來個陰的吧。”
“別急,”羅松溪道,“這個還要找弗洛普教授和安東尼達斯商量一下。娜迦畢竟有一整支族群在那裡,而且大洋之中是他們的主場,戰力非常可觀。聯邦的遠征軍就是被整建制地掀翻在那裡,當時遠征軍的總指揮官,還是與弗洛普教授、柯尼卡將軍齊名的理查德·羅伯茨將軍。”
……
……
一艘巨大的飛艇,懸停在萬米的高空,俯瞰底下無盡雲層,這是半神階強者也輕易無法偵知的所在。
這已經是神聖之錘工作室研發的第四代螺旋槳舉行飛艇,被麥格文大師正式命名為“泰坦級”飛艇。
既然是伏擊,那就不能動員大規模的部隊,於是這次出動的所有力量,都裝在了這艘飛艇上。
而這艘飛艇上,裝載著整個北半位面上,百分之八十傳奇階以上力量。
與此同時,這是整個北半位面,特別是聯邦和帝國,一千年來高階力量的第一次聯手。
儘管如此,聯邦與帝國還是顯得如此涇渭分明。聯邦的人都分佈在飛艇的左側艇舷上,帝國的人則都集中在飛艇的右側艇舷上。
只有羅松溪、弗洛普、安東尼達斯代表著聯邦和帝國聯手的意義,在艇首聚在一起。
左舷上的聯邦人和右舷上的帝國人之間彷彿隔著靜默的天河,連帶著一種沉默而緊張的氣氛籠罩著整艘飛艇。
所以艇首上的三個人,也不得不保持著一種沉默而緊張的表情。
其實事實上,他們卻是整艘飛艇上最輕鬆的三個人。
羅松溪是因為返回大陸後的奔忙,終於有了第一個結果,千年以來勢不兩立的聯邦和帝國,第一次成功地聚合在了一起。雖然這是出於由上而下的強制性組織,聯邦與帝國兩方的人,仍肉眼可見的不融洽,但畢竟是邁出了人類大陸大團結的第一步。
能邁出這第一步,在羅松溪眼裡,可能比能否成功捉住或者幹掉韋斯特更加重要。
所以他能想享受這大戰來臨前的片刻輕鬆。
而弗洛普和安東尼達斯,則完全是習慣性地輕鬆。
蘇富比的精神體和77飄蕩在飛艇下面,負責監控海面上的一舉一動,兩個拈花境的精神體,已經是這個位面上最好的偵察工具。
除了羅松溪還偶爾用“心靈視野”看一眼海面上的情況外,弗洛普和安東尼達斯,則只顧一邊繃著臉維持著自己的高人形象,一邊完全不著邊際地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