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拳揮出,風之懲戒之力再次擊散一團黑色能量。
羅松溪意識到,這不應該叫做,這些能量的意願。
更貼切的叫法,應該叫做“規律”。
他的心中,再次升起明悟。
“熵之術”,探討的正是蓋亞宇宙中,能量的本源規律。
懲戒之力在與法訣的共鳴下,一圈一圈地在他體內運轉,他的明悟越來越深。
能量的本源規律,並不是一種規則或者秩序,恰恰相反,而是混亂。
所謂“熵”,是一個計量單位,是代表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
就在這時,一個擬態出兩隻犄角的高階“巨武”,正揚起雙角,衝向封印破口。
羅松溪帶著對“熵”的明悟,吐氣,揮拳。
高階“巨武”已經轟然爆開,黑暗的能量幾乎已經如同液體般粘稠,帶著無聲的威勢,撲向封印的破口。
而洋洋灑灑的水之懲戒之力,以一種極度無序的形態,迎上了這片能量。
沒有任何的能量碰撞,只是那些水之力,輕盈地滲透到了黑色的能量裡,無聲無形地,呈現出能量最本源的規律。
於是那些黑暗能量被迅速同化,掙脫了原來強行將它們聚集在一起的束縛,歸於擴散,歸於混亂,歸於廣闊的空間。
熵增!
在蓋亞宇宙中,任何能量,不,不止於能量,乃至任何事物,都有自發變得更混亂的傾向,熵會不斷增加——這就是熵增之律。
而“熵之術”,正是將能量中的自發混亂規律激發,讓它們最終按原初的規律逸散。
羅松溪對於“熵之術”已經瞭然於心,懲戒之力的運轉愈發順暢,一拳接一拳地揮出,將所有衝擊向封印的黑暗能量擊散。
他也明白了,為什麼“熵之術”,是為懲戒之力量身打造的。
懲戒之力的本源,是一種秩序的力量。積蓄元素能量於體內,讓它們按照既定的線路流動,從而形成秩序,這種秩序,可以改造身體的強度,可以釋放出預定的破壞力,可以按照修煉者所設定的秩序運轉。
這就是熵減。
而解散這種秩序,讓懲戒之力的能量,重回原初的混亂,就是對熵增之律的闡釋。
當這樣的迴歸發生得越突然,迴歸的能量量越大,對熵增之律的闡釋就越明確。這樣就會引起周圍大範圍內其他能量的共鳴,解散對於它們的約束,讓他們同樣迴歸混亂。
熵增之律,傳承主人得自完全沒有修煉文明存在的厄爾斯位面,卻輕易成就了他最引以為豪的法術,“熵之術”。
因為,這雖然不是法則,是可以總結的規律。但是這樣的規律,對於蓋亞宇宙的詮釋,已經近乎於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