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禪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更是在宋朝嘉定年間成為江南禪宗的五山之一,康熙帝南巡之時特地賜名為雲林禪寺。漫長的歷史中更是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跡,白居易、宋之問、陸羽、蘇軾等人紛紛留下詩篇文獻。
清晨的涼爽還未散去,寺院已經是遊人如織,不少上完香的香客笑著走出寺院。
三人悠悠走在寺廟之內,作為禹杭大學文學系教師的女兒,滿腹才情的顧漪涵一點一點地給李辭介紹著雲林禪寺。
“小辭,小蘇,漪涵。”張嵐走來,道“今天慧法大師正巧有空,我們去拜見一下。”說著便帶領著三人向一間小禪院走去。
“慧法大師算是江南一帶著名的大師,一般人想見都見不上一面。嵐姨為了能見到慧法大師下了不少氣力。”顧漪涵輕輕地給李辭解釋。
“大師?”李辭笑笑。
什麼樣的得道高僧李辭沒有見過?幽州境內香火最為旺盛的兩所寺廟,便是在李辭暗中扶持下所建立的。即使是天下第一佛門,無禪寺的兩屆主持李辭都跑過去和他們比劃過,什麼大明王境界,什麼金剛不敗,都被李辭敲打過。
顧漪涵白了李辭一眼,但也沒多少。李辭的性格顧漪涵清楚,即使他人身份如何在卑微,面對他人之時也會給予足夠的尊重。
穿過林蔭小道,四人到達了禪院。
“慧法大師。”張嵐雙手合十,尊敬地叫到。
一個小沙彌開啟房門,四人跨過門檻,只見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和尚靜靜坐在椅子上。
“慧法大師。”張嵐再一次雙手合十,身子微微前驅,神態恭敬。
“施主請坐。”慧法大師起身說到。
李辭微微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麼,靜靜坐在一旁。
盛名之下無虛士,能夠享譽盛名,必然有著令人認可的水準。李辭的境界也只是歸元境,但陸地仙人的眼光卻是還在。慧法大師的實力雖然弱的可憐,但是身上的佛光卻已普照周身三尺,也算得上是得道高僧了。
當然也就讓李辭高看一眼,佛光不過離身三尺。無禪寺中禪悟,菩提樹下悟道,無禪寺中兩代主持哪一個不是佛光萬丈,似滔天巨浪。大明王境,明王不動,金剛不壞,世間也就除了李辭的手中的劍和小草兒手中的刀以及無禪寺裡小沙彌的十萬個為什麼能夠破開明王不動。
“漪涵,你過來。”張嵐對坐在一邊的顧漪涵招招手,道“慧法大師說你有慧根呢。”
顧漪涵走到慧法大師面前,雙手合十,道了一聲大師後,靜靜坐在張嵐旁邊的木凳上。
渾濁的眼神細細打量著這個鍾靈毓秀的女子,過了好一會兒難以掩蓋內心的驚訝,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如此年紀便已經如此氣運。阿彌陀佛。”
“大師謬讚。”顧漪涵甜甜一笑。
“施主,謙虛了。”慧法大師微微搖頭,道“心懷赤子之心,身負慧根,又的貴人相助,施主今後必然是人中龍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