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江楓就更爽了。
正好趁這段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再打下幾座城池。
……
這一場偷襲,江楓取得了全面勝利,軍心大振!
休整一日後,江楓召集眾將議事,規劃以後的發展。
因為可選擇的餘地太多了,大家根本討論不出個統一意見,但大致可以分成三條路。
第一條,趁曹操還在鄴城,揮師北上,拿下新野、乃至許都!
第二條,進攻江陵,然後是劉備的江夏、夏口。
第三條,就是西征益州的劉璋。
第一條風險最大,但收益也最高。
如果真能拿下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就不是曹操,而是江楓了。
但,曹操在北方經營多年,即便打下了許都,恐怕也守不了太久。
還有一點,一般人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這樣做什麼事情都能借皇帝之口、使其名正言順。
江楓卻不這麼想。
作為一個現代人,江楓深信實力才是硬道理!
只要拳頭足夠硬,有沒有皇帝根本無所謂!
所以,第一條很快就被江楓否決了。
以現在的實力去對抗實力最強的曹操,乃螳臂擋車,不可取!
……
至於第二條,進攻被困在江夏和夏口的劉備,可行性很大。
但,拿下這兩個被孤立的彈丸之地,於戰略上沒有太大意義。
這兩地只能作為暫時的容身之處,絕非長久之地,劉備若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會到這一步。
江楓最想走的,還是第三條路子——西征益州!
從紙面實力來說,益州地大物博、人才濟濟,軍事實力也很強盛。
但,這僅僅是紙面實力。
益州牧劉璋,和曹操、劉備、孫權他們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沒有野心的諸侯,偏安一隅,且嫉賢妒能。
當年劉備也是拿下益州之後,才能和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僅憑荊州多郡,根本不夠三足鼎立。
江楓現在要做的,就是走劉備的路,讓劉備無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