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合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合作 (1 / 4)

現在是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英特爾還不是後世那個市值被英偉達反超,PC市場不斷被AMD蠶食,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一無所獲的前巨頭。

此時的英特爾是PC領域絕對的王者,在晶片領域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從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一手包攬,收購了大量企業。

英特爾絕對是一家非常喜歡收購其他公司的企業,從1988年開始,到2006年這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裡英特爾收購了超過三十家企業。

尤其在1999到2002這個時間段,他們花了共計110億美元來收購企業,引發了通訊行業的收購浪潮。

尤其是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後,英特爾仗著手握海量現金流,他們的管理層認為這幫通訊企業是被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波及,這價格簡直太便宜了。

貝瑞特正是英特爾大多數收購案背後的直接推手,他喜歡收購,喜歡透過收購來擴張英特爾的事業版圖。

哪怕這些收購淪為一地雞毛,被吸入體內的這些企業的員工們淪為流浪武士,沒有活幹。

對英特爾來說,這不重要,他們能養得活這麼多工程師,甚至有的收購單純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

但是英特爾或者說貝瑞特是真的對新芯很感興趣。

準確來說是對新芯光刻機感興趣。

之前提到了英特爾也有晶片製造板塊,他們的業務模式和三星類似,從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再到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品銷售,一條路一應俱全。

甚至因為產品賣的太好,自己生產不過來,英特爾要把一部分訂單交給臺積電,他們手握大量臺積電的股份。

因此在晶片製造領域,新芯崛起前,市面上的主要玩家有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德州儀器和IBM。

眾所周知,IBM是一個非常看重利潤的企業,他們會陸續把不重要的業務丟掉,因此他們在世紀之交逐漸開始掉隊,他們從親自下場轉變為出售專利授權給其他幾家仍留在賽道上的企業。

再後來德州儀器同樣慢慢在先進製程上掉隊,當然德州儀器現在還沒有掉隊。

所以現在探索摩爾定律的極限,先進製程的牌桌上只有五位玩家,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德州儀器和新芯。

英特爾是絕對的霸主,在這次東京半導體裝置展以前,他們從來沒有認為過新芯能夠給他們帶來威脅。

新芯的光刻機將改變一切,貝瑞特在會場上敏銳的感知到,新芯的光刻機將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優勢,除非英特爾不生產40nm的晶片,無視廣大對先進製程有需求的使用者。

但這不可能,因為英特爾還有另外的競爭對手AMD,他們無法看著AMD使用新芯的40nm工藝造出比英特爾有著更好效能的晶片。

這對英特爾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因此他們想到了另外一招,那就是收購新芯,或者說只收購其中的一個板塊,那就是光刻機。

世界永遠是在動態變化的,新芯是英特爾的重要對手,收購蘋果、進軍電腦領域、推出全新基於ARM架構的蘋果電腦晶片、智慧手機晶片等等,他們在如此多領域有著競爭關係。

這不妨礙大家合作,就好比臺積電和英特爾競爭,但是臺積電也會幫英特爾代工一樣競爭歸競爭,生意歸生意。

在收到周新同意的回覆後,貝瑞特沒有在東京做過多的停留,當天晚上就踏上了飛往浦東國際機場的航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