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倫敦的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大受歡迎,只是小米進軍歐羅巴市場的縮影。
事實上光是小米進軍歐羅巴市場的第一年,它給小米帶來的營收和利潤已經超過東南亞市場的三分之二了。
有望在明年整體超過東南亞市場,成為小米全球戰略中最重要的海外板塊。
歐羅巴的消費能力還是要比東南亞強出一截來,即便現在歐羅巴還沒有走出金融危機,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由歐羅巴聯盟咬牙買單。
為了維繫聯盟的存在,德意志、法蘭西和英格蘭這三駕馬車硬挺著國內的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貨膨脹蔓延在各個領域,也要幫窮兄弟們收拾爛攤子。
三駕馬車幫窮兄弟,本質上和華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向內陸欠發達省份進行財政轉移一樣,內陸欠發達省份起到了提供勞動力、各類資源和市場的作用。
只是因為華國不同省份屬於一個國家,在財政轉移過程中沒有阻力,而歐羅巴聯盟去做同性質的財政轉移時,內部總會有不同聲音。
當這種聲音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引起聯盟的分裂。
小米在歐羅巴市場的突飛猛進,讓其他手機廠商們同樣看到了機會,小米可以,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去?
之前大家都在東南亞卷,有想過去歐羅巴市場,但是進軍歐羅巴市場意味著巨大的投入,人力成本、營銷投入、銷售體系搭建、倉儲物流等等,都需要巨大的成本。
現在是2009,而不是2019,進入歐羅巴市場對現在的廠商們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投入。
大家沒有信心拿這麼多錢去賭,但是小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有了成功範本,這下大家紛紛成立了歐羅巴分部,打算開闢新的市場。
小米的戰略擴張帶來了全體華國手機廠商的戰略擴張,其中動作最快的就是HTC,作為彎彎手機廠商,他們一直在歐羅巴有少量業務,像明基和華碩,在歐羅巴屬於小有名氣。
HTC緊跟其後,華國廠商進軍歐羅巴市場導致諾基亞、索尼、三星這些手機廠商的日子不好過了。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都開始卷,從配置到價格,全面開卷。
“我們將為大家帶來小米全新的產品業態,我們將它命名為MIPad。”
為了彌補Matrix北美市場的損失,周新主導小米推出全新的產品平板電腦。
這同樣是後世證明過,足夠成熟,大量使用者需要的產品。
雖說大部分人購買平板電腦都是拿來看影片,但不可否認,它同樣是一種生產力工具,無論是畫圖還是學習,平板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而同時做膝上型電腦和智慧手機的小米,正好可以透過平板電腦,讓這三款產品形成聯動,打造類似後世蘋果全家桶的概念。
“來主持這場釋出會前,新總再三囑託我,這場釋出會很重要,它代表著小米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小米未來將會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個人PC,這三款業態來構建起整個小米的品牌生態。
我肯定不能辜負新總的囑託,我在來之前,光是英文我都反覆練習了很多遍。”
為了開闢歐羅巴市場,小米的秋季釋出會放在了倫敦,由余大嘴舉辦,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小米平板,和主打價效比的小米Y系列智慧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