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對雷君來說西莫的職業生涯越完美,意味著他面臨的挑戰就越大。
你的前任做的越出色,也就意味著你很難在他基礎上實現突破。
Mphone2釋出了一年時間,隨著銷售渠道的鋪開、Mphone1的口碑積累、全球範圍的發售,一年時間銷量突破了三千萬。這對智慧手機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甚至對手機歷史都是里程碑般的事件,第一次有這個價位的手機銷量能如此高。
最低749美元的定價,全年光是Mphone2帶來的營收就超過了200億美元,加上Mphone1、藍芽耳機、軟體收入、蘋果產品線收入,Matrix在2003年的全年營收在350億美元左右。
這意味著在手機領域,Matrix正在成為巨無霸般的存在,給了前面的手機廠商極大的壓力。
2003年的結束,公司年報頻頻出爐,諾基亞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全年4億部的出貨量目前還沒有其他公司能撼動,但是Matrix吞噬的是諾基亞利潤率最高的那部分市場,這部分市場幾乎被Matrix吞噬殆盡。
這對諾基亞來說顯然無法接受,同樣也讓外界充分認可了這家新的巨頭。
以至於在2003年Matrix和蘋果合併獲得阿美利肯商務部同意之後,大部分蘋果股東都要求使用Matrix的名字,而不是蘋果。
周新對於這樣的請求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有什麼比把蘋果這家公司直接吞併更爽的嗎?本來是借殼上市,現在直接變成連殼都要塗上Matrix的名字了。
這導致西莫退休之後,誰會成為Matrix的新任掌門人格外令人注意,外界有著各種猜測,諾基亞系的高管、喬布斯、又或者是空降。
種種猜測裡幾乎沒有雷君這個選項,因為和他的競爭對手相比,雷君實在有些太不起眼了。
正因如此,當Matrix的內部任命下來之後,外界一片譁然,充滿了對雷君的質疑,質疑這個消費電子領域的新兵憑什麼能夠擔任Matrix新掌門人如此重要的位置。
“我相信雷君能幹好這個職位,他能帶領Matrix繼續前進。
他也許不是經驗最豐富的選擇,不是過往履歷最輝煌的選擇,但是他是最適合Matrix的選擇。”周新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對雷君的大力支援。
當然周新的說法不代表外界會接受,矽谷媒體的從業人員們大多經歷過個人計算機的黃金年代——八十年代,因此他們對喬布斯很有感情,尤其在喬布斯回到蘋果之後推出了ipods系列產品之後,矽谷媒體們認為喬布斯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nan給出了選擇Jun Lei的種種理由,但是這些理由都太過牽強,不僅無法說服我,我認為也無法說服大部分Matrix的支持者。
Jun在加入Matrix之後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供應鏈和營銷上,對於Matrix這樣一家快速崛起的巨頭,每年高達兩千萬的訂單量,對任何一家供應商來說都是必須爭取的訂單。
Mphone高昂的定價,讓Matrix對供應鏈管理可以不用過於苛刻,可以給供應商們留足利潤空間,因此供應鏈管理並沒有多少難度,供應商管理不能證明Jun的能力。
&nan就是Matrix最好的營銷手段,作為新媒體概念的提出者,Newman是天然的營銷大師,Jun並不需要做什麼額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