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最近一個月的使用者數是多少,然後日活大概在多少?”投資人進一步追問細節的時候,創始人團隊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實際上就是初始值過少,所以最近開始投放廣告引流,發現引流效果不錯,使用者數終於出現爆發式增長,然後希望從外面拉投資來進一步投放廣告引流。
當然矽谷的金融服務過於成熟,會做風險投資的不止有企業還有個人,有很多原本是某初始公司員工後來公司上市實現財富自由的程式設計師,都會去做一些風險投資。
這類風險投資其實沒有太多專案識別能力,他們也不會對使用者人數這類資料深究,這類投資更看的是人,創始人我是否熟悉,以及看產品是否足夠有想象力。
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拉到一百萬美元投資的時候,別說使用者,谷歌搜尋引擎的demo都還沒寫出來。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投資已經初步展現出當年網際網路浪潮時的氣勢,只要你的履歷有足夠的說服力,即便什麼都沒有,投資人就敢投。
Matrix內部一些中層和創業者勾結在一起創辦的企業更是受到追捧,因為中層手裡掌握著一些權力,比如Mphone應用商店的推薦位之類,這種資源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就和淘寶崛起的那些年,隨便一個淘小二都能享受到時代紅利,現在的Matrix已經初露崢嶸,其中一些中層享受到了權力帶來的紅利。
移動網際網路浪潮開端後,電子支付在阿美利肯攻城掠寨,其他電子支付還在做網頁支付的時候,唯一一家手握二維碼技術的NewPay,線上下支付領域大殺四方。
所有但凡想做電子支付的傳統消費企業,只能選擇NewPay作為他們的合作伙伴。
推出了基於紅外脈衝技術,也就是NFC技術的前身,的電子支付功能,但是這一功能要大規模推廣可比二維碼複雜多了。
首先要對購買支援NFC功能的專用裝置,其次手機也要支援NFC功能,後世一直到2016年都有不少智慧手機不支援NFC功能,更別提現在了。
這套解決方案想大規模鋪開幾乎不可能,少數和深度利益捆綁的零售巨頭在做了成本測算之後同樣放棄了這個想法,只是在少數幾家超市嘗試著推廣了一下。
這還需要消費者、手機廠商兩方的配合,市面上只有寥寥幾家公司推出了支援NFC功能的智慧手機,準確來說只有兩款智慧手機支援NFC功能,其次這兩款手機的市場佔有率低的可憐。
支援線下電子支付的零售門店輻射範圍內,這兩款手機的消費者數量少的可憐,同時他們又是的客戶,還願意透過來買單,這數量就更少了。
殘酷的現實讓馬斯克認識到,NFC壓根不是一家企業能推動的。這要麼靠國家的力量,要麼靠產業聯盟的力量才能推動。
“這完全不現實,我們需要說服大量的傳統企業花高額成本去對他們的支付裝置進行改造,同時還不能保證有多少收益。
&nan旗下的企業已經形成了配套打法,和NewPay合作的好處是肉眼可見的,和合作的好處只停留在想象中,我們花十億美元去補貼線下商家,讓他們做NFC改造完全是得不償失。
這筆錢不如拿去華盛頓遊說,讓華盛頓透過行政命令去逼迫NewPay開放他們的二維碼專利,這比我們去重新搭建一套體系要現實得多。”馬斯克很現實。
NewPay、騰訊和阿里巴巴這三家企業形成的配套打法,在這個時代堪稱是降維打擊。
騰訊的辦公軟體從最開始的只有即時通訊軟體,到後來的辦公軟體和辦公共享,再到現在的資料分析。
採用騰訊的整套解決方案,能夠從資料上幫助企業挖掘資料的價值,而NewPay能和騰訊的資料分析軟體透過介面打通,資料可以實現實時更新,對企業而言可以實時掌握最新的經營現狀,同時對未來做出分析。
對於零售類企業來說,這套組合拳最大的好處在於加快了貨物的週轉率,之前存貨週轉率可能是三百天,現在這個時間縮短到了一百八十天。
這對他們來說是質的飛躍。
另外阿里巴巴則是提供線上購物解決方案,資料同樣可以整合到騰訊的資料分析軟體裡,從資料角度為企業提供大量有價值的分析結論。
和這套後世網際網路配套打法相比,多少有點不堪一擊了。
馬斯克打算朝華盛頓施壓,微軟想收購
“是目前市面上市佔排名第二的電子支付軟體,佔據了超過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
微軟負責戰略收購部門的高管正在向鮑爾默彙報,微軟內部已經將進軍智慧手機領域定位了最重要的戰略,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硬體層面的收購遠遠無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