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慧手機的未來,當Mphone應用商店推出後,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意識到智慧手機將成為未來手機形態的主流,至少是主流之一。
諾基亞推出的iphone和Mphone相比,應用要少得多,藉助諾基亞的品牌依然獲得了一大批受眾,包括摩托羅拉在年中推出的智慧手機同樣如此,越來越多的傳統手機品牌目標瞄準了智慧手機市場。
三星已經推出了帶筆的觸控式螢幕智慧手機,這種電阻觸控式螢幕用手去觸控的質感特別差,只能藉助筆頭是導電軟橡膠的觸控筆來實現操控。
三星的觸控式螢幕手機和諾基亞、摩托羅拉相比,受到了更多使用者的歡迎。
但是兩年時間過去,Mphone依然在一個領域保持著對其他手機的優勢,那就是手機晶片,A1E仍然是當下手機市場中效能最強大的CPU。
並不是說其他晶片廠商都造不出效能超過A1E的晶片,畢竟這只是一款採用了0.13微米制程的手機晶片,目前最先進的製程已經達到了90nm。
而是因為現在才千禧年出頭,移動晶片的研發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蓬勃,從高通到聯發科再到三星和海思麒麟,大廠們為了實現效能和續航之間的平衡而費勁力氣。
像三星這種廠商他們能夠設計出比A1E效能更好的移動晶片,但是無法商業化,在嘗試轉向商業化的道路上面臨著成本過高,電量消耗太快等問題。
並不是只有周新知道應用商店和把開發平臺開放給廣大開發者,讓廣大開發者參與到智慧手機生態的打造中來的重要性,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都能意識到。
但是他們一旦這麼做了,晶片不支援,三星嘗試過採取最先進製程的移動晶片,結果發現應用太多會導致電量消耗過快,原本一天的續航會縮短到4個小時。
無論是手機廠商們還是消費者,他們最多能夠容忍一天的續航,再短的話是無法將接受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智慧手機出現後,有矽谷的科技雜誌對這些手機的效能進行評分,Mphone藉助A1E晶片依然牢牢佔據榜首的位置。
周新說:“不知道李先生是否瞭解我在華國建造晶圓廠的模式,應該還是有個大概的瞭解吧?因為我沒記錯的話淡馬錫是投資了新芯科技旗下的晶片代工業務。”
周新很清楚,像高盛、摩根大通是因為有求於他,所以會接受這種合作方式。
NewPay即將開始下一輪的融資,隨著電子支付和移動支付的重要性日益提升,NewPay也需要把利益進一步分配出去,這樣才能繼續保證自己的壟斷地位。
NewPay無疑是當下資本市場還沒上市企業中最受人關注的獨角獸,高盛和摩根大通都想擁有更多的投資份額。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願意接受不合理的投資方案,去投資工廠放在華國的晶圓廠。
要知道控制權牢牢把握在周新手裡的晶圓廠,是存在很大風險的。這裡的風險不是指他們懷疑周新的經營能力。
風險投資機構們絲毫不懷疑,手握Matrix、新芯科技和新雲的周新能夠把晶片業務做的風生水起,光是藍芽晶片就足夠養活這些晶圓廠了。
而是擔心不分紅或者分紅少,周新有控制權完全能夠把賺的錢更多的分給工程師,投入到研發和新建廠去,再來就是讓錢躺在賬面上都不分紅。
這樣的話,他們投資的錢永遠都只會是賬面資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沒有這方面擔心的。
周新只要把晶圓廠建在獅城,給獅城帶來的稅收、工作機會、上下游企業的帶動作用,光是衝著這些都夠回本了。
後世華國寫字樓的價格要遠低於住宅的價格,完全是基於同樣的邏輯。有企業,有工作崗位,周邊的住宅用地才能賣上價。
李顯隆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他聽完後點頭:“我知道,淡馬錫在投資新芯科技的時候對你們的評價非常高,認為新芯科技有最頂級的科研團隊和一流的工程師。
包括後來淡馬錫投資新芯之後,他們有派人去調研新芯和華虹合作成立的晶圓廠,他們認為雖然才成立不久,但是已經可以在臺積電和聯電的晶圓廠裡排名中上了。”
周新說:“沒錯,我計劃採取和在華國同樣的合作方式,我只要企業的控制權,獅城需要承擔大部分的投資份額。
因為一些限制,導致在華國無法建造擁有最先進製程的晶圓廠,在獅城則沒有這個限制。
我旗下的Matrix對先進製程的晶片有著大量需求,而且這種需求是長期存在,只要Matrix在智慧手機市場上有足夠的市場,那麼這種需求就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