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藍芽技術”
胡正明背後亮起了幾個大字,“.新芯科技在藍芽1.0的基礎上自主研發.”
是的,在國內靠手機整合晶片打江山,在國外則是透過藍芽晶片。
藍芽技術在1994年被愛立信提出後發展緩慢,但是卻有著廣闊的市場。
到2006年的時候,全球藍芽晶片的出貨量高達6.9億片。如此大的出貨量導致當時的單片晶片價格降低到了2美元以下。
而在被周新改變的時間線裡面,智慧手機的時代提早到來,全球對藍芽晶片的需求只會更加旺盛。
而藉助技術領先和技術優勢,一來可以把控藍芽聯盟的標準,一流企業定標準,新芯科技開發的藍芽晶片,單純從技術標準上至少領先現在的藍芽標準大概七年的時間。
牢牢把握標準,意味著提前享受技術紅利,藍芽晶片出貨太多才會單片價格低於2美元,現在推出,技術被新芯科技壟斷,價格至少在20美元。
而且藍芽晶片需要用到的晶片技術不算高階,但是也不低端。
在去年的時候,愛立信推出了首部內建藍芽功能的手機T39mc。但是早期藍芽技術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產品之間不相容,抗干擾能力弱,傳輸速度有限,連線時間長等等。
最大的問題還是功耗高,一直到2010年推出的藍芽4.0標準,才實現了低功耗藍芽。
而新芯科技要推出的新一代藍芽技術,是專門為智慧手機打造的,主打的就是得低功耗。
本來續航就短,要是再按照現有藍芽標準的話,那麼續航只會更短。
胡正明介紹完藍芽4.0之後,臺下IBM的代表相視苦笑:“看來我們要放棄藍芽領域了。”
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最早的藍芽標準聯盟就是索尼愛立信、IBM、英特爾、諾基亞和東芝聯手創辦的。
“放棄就放棄吧,從個人電腦興起後我們放棄的領域還少嗎?藍芽的市場和個人電腦相比不值一提。”
當胡正明把被命名為TWT2002N的晶片引數公佈後,在場有藍芽業務的同行們有種慶幸的感覺。
因為這款藍芽晶片採取的是0.18微米制程,製程越高意味著功耗越低,代表著TWT在功耗上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工藝進步對功耗最直觀的提升,來自於對電容充放電的動態功率的提升。
但是如此高的製程,決定了它的價格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也就意味著他們還有存活的空間。
其實新芯科技是可以設計製程更低的晶片,比如130nm製程。
&n製程,是因為目前華國的晶片製造業只能生產出180nm的晶片。
在上半年的時候,新芯科技接收華虹8英寸生產線的同時,收購了摩托羅拉在華國津門的一座晶片製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