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明很驚訝,驚訝的點在於對方寫的論文和經歷過長時間學術訓練的博士寫出來的論文差不多。
即便讓張忠博來寫這篇論文,也不會比周新寫的更好了。
一般即便是有大量論文作參考,一些新人該犯的錯誤還是無法避免。
“非常好,我都沒辦法挑出什麼毛病來,我掛個名然後投給IEEE的固態電路雜誌吧。
之前我關於MOSFET模型也是發的這個雜誌。”
周新點頭道:“好。”
胡正明一直都知道周新的天賦很高,但是對方的天賦如此之高還是超出了他的預料。
考試、論文寫作、科研能力,這幾點都無可挑剔。
唯一有疑問的就是動手能力,也就是做實驗的能力。
積體電路這個領域,是必須做實驗的。
胡正明倒也不急,對方還有大概四個月就本科畢業,等周新來唸他的博士之後,他再對對方提出相應要求。
“去微軟好好幹,當然我們得先說好,微軟如果要留你,即便微軟願意給你工作簽證,你也不能答應,得來唸我的博士。”
當然胡正明最怕的就是,在微軟實習然後因為表現太優秀,而獲得轉正資格。
微軟的待遇自然不用多說,萬一周新抵擋不住誘惑,把他給鴿了怎麼辦?
招一個博士不容易,招一個天賦如此之高的博士就更不容易了。
而且以他對周新能力的認識,對方想留在微軟不是什麼難事。
這才是他熟悉的胡正明,周新笑了:“教授,你放心,不會的。
網際網路是工作,積體電路才是生活。”
胡正明完全無法理解這個梗,更無法理解積體電路怎麼就是生活了。
周新進一步解釋道:“我對積體電路的興趣遠遠大於對網際網路的興趣。”
這是實話,1998年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沒有什麼能夠讓周新又一絲新鮮感。
......
“我敢肯定我們一定會成功的!”斯蒂芬用力揮了揮手。
“我也這麼認為,這個遊戲非常有意思,它很特別。
如果說我之前最喜歡的遊戲是輻射,那麼現在就變成它了。”阿希什同樣很興奮。
此時離周新到微軟實習已經過去了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