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很小,阿里巴巴才成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別人憑什麼看上你?
就憑我們幾個的長相?
不過也不是沒可能,等到那個時候,說不定阿里巴巴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就被別人看上了。
現在到年底還有大概半年時間,半年時間,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類似的對話不僅僅發生在才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同時也發生在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大家都在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參加年底的網際網路大會。
回到阿美利肯,周新同樣面臨很大的困境,那就是他實在太缺乏人才了。
如此巨大的一筆現金,擺在銀行就是最大的浪費。
而且他現在名下的企業很多,他需要統一成立一家投行來管理這件事,但是他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比爾蓋茨成立比爾梅琳達基金會,就是為了管理他龐大的財產,巴菲特同樣有伯克希爾。
他現在啥都沒有。
周新腦海裡閃過了好幾個人選,吳世強?沒這個能力。傑瑞爾?不值得信任。沃倫·詹森?他還真可以。
作為前亞馬遜、達美航空的首席財務官,對方是有這個能力的。
同時對方在他手下也幹了很長一段時間,信任基礎也有。
加上法律和監管的約束,沃倫·詹森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正好NewPay可以順勢交給彼得·蒂爾。
“沃倫,你應該知道最近我和時代華納達成的交易吧?”周新找了伯克利周圍一家小有名氣的法蘭西餐廳請沃倫·詹森吃飯。
沃倫·詹森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老闆,我在舊金山,不是在喜馬拉雅山的山洞裡。
如此驚人的訊息我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筆交易可是公認的世紀交易。”
時代雜誌直接把兩個單詞和周新、傑拉德·萊文握手的照片放在雜誌封面上,這兩個單詞是:Big Deal。
“我金融行業的朋友在交易新聞傳出的當天,都在瘋狂地給我打電話,他們知道我老闆是Newman。
都在問我知不知道這筆交易的內幕,為什麼時代華納如此瘋狂。
後來慢慢的更多細節被披露之後,其實高盛才是最大的贏家。”
周新好奇為什麼這麼說,他知道是高盛主導了這筆交易,因為當時是傑瑞爾帶著高盛委員會委員來見他的。
“為什麼?”周新問。
沃倫·詹森說:“高盛只是時代華納的股東之一,時代華納背後的股東還有斯皮爾伯格、沙特王室等等,這些都是主要股東,高盛的股份佔比並不算高。
時代華納要想收購Quora,需要籌備大量現金,這也只有透過股票市場向廣大投資人增發股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