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ow是一家專門在網上賣CD的公司,CD這行業都是夕陽行業,即將在數字版權時代徹底落伍。
這種公司居然能享受20億美元的估值,周新難以相信。
(據《華爾街日報》1999年1月8日的報道稱,當時CDNow的市值為約8.7億美元。)
周新在找CDNow的具體資料來看過之後,尤其是它的股價曲線,讓周新大跌眼鏡。
短短四個月時間,CDNow的估值從1月的8.7億美元,飆升至4月的23億美元。
周新人直接傻了,這種公司能值這麼多,阿美利肯股市太瘋狂。
這種估值體系下,泡沫不破才怪。
“這個價格比我的心理價位低太多,為什麼他們只願意給到這個估值?”周新問道。
NewPay有他的帶領下,就算估值一百億都不會虧,只是需要做時間的朋友罷了。
要知道比爾蓋茨都願意給五億美元。
沃倫詹森解釋道:“Boss,因為你選擇的是A/B股架構,而且NewPay目前只有使用者,還沒有什麼更多資料能夠證明它的價值。
NewPay是一個新生兒,能夠享受到這個估值,已經是看在你的過往成功經歷上。
這裡更多資料的意思是指,NewPay的使用者在NewPay上絕大多數只發生過一筆交易,也就是購買《植物大戰殭屍》。
同時他們也沒有把自己銀行卡上的錢,轉移到我們的電子錢包裡。
我們的託管賬戶上沉澱了多少資金,我們的使用者平均每月發生多少筆交易,我們的活躍使用者數有多少。
這些資料都沒有,僅僅只有超過百萬的註冊使用者,投資機構們很難給太高的估值。”
沃倫·詹森知道自己老闆在產品上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遠超常人的洞察力,但是在很多金融領域缺乏常識。
A/B股架構也就是雙重股權結構,一家公司發行兩類不同的股票,即A股和B股,兩種股票在股份比例上是相同的,但在股權結構上有所不同。
A股為創始人或控股股東持有,享有更多的投票權和決策權,而B股則為普通投資者持有,其投票權和決策權比例要低於A股。
這種架構最早出現在1978年,當時一家叫沃爾特·安納伯格的公司首次採用A/B股架構進行上市。
這種股權結構雖然已經有很多年曆史,但是得到谷歌和Facebook大獲成功後,矽谷和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們才開始大範圍接受這種股權結構。
以雅虎為例,雅虎無論是融資還是後來在納斯達克上市,都沒有采取A/B股的架構。亞馬遜同樣沒有。
“而且很多投資人無法接受A/B股的模式,他們認為這是對投資人權益的一種變相削減。
目前願意投資我們的有Accel PartnersAccel Partners、Kleiner Perkins、Sequoia Capital等等。
Greylock Partners表示了無法接受A/B股的結構,他們寧願給NewPay更高的估值,也不願意接受A/B股的股權結構。”沃倫詹森說道。
這些投資機構裡,願意接受A/B股架構的,後來要麼投資了谷歌,要麼投資了FB。
周新思考片刻後說道:“那就按照十億美元的估值,進行第一輪融資,還是採取A/B股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