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IPO (1 / 3)

“那就是收購CEOcity。”

和突然崛起的拳頭遊戲不同,CEOcity成立於1995年,按照地區劃分板塊。

其中有六個地區,分別為羅馬鬥獸場、好萊塢、羅迪歐街、日落大道、華爾街和西部好萊塢。

使用者可以在不同地區建立自己的主頁,後來CEOcity又增加了新的地區,包括矽谷、國會山、巴黎等等。

你可以把CEOcity理解成虛擬地產、QQ空間和新浪部落格的結合體。

在1997年CEOcity有超過一百萬個個人主頁。

阿貝爾露出愕然的表情:“CEOcity?

CEOcity的價格可要比拳頭遊戲更貴。”

此時CEOcity是全球訪問量僅次於雅虎和阿美利肯線上的網站,98年上市後,每股股價從17美元飆升至100美元以上。

楊致遠點頭道:“我明白,只有收購CEOcity才能夠扭轉雅虎的形象。

我們依然是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透過併購顯示雅虎的實力,同時讓雅虎的形象迅速從這次負面事件中擺脫出來。

我們需要更大的新聞來覆蓋之前的新聞。

所以我們需要增發股票募集資金,來收購CEOcity,或者拳頭遊戲。”

實際上此時正是網際網路泡沫時期,CEOcity1998年第一季度淨虧損800萬美元,屬於有使用者但是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的網際網路企業。

當然現在納斯達克的網際網路企業裡,絕大多數都沒有實現盈利。

“阿貝爾,我需要你的支援。”

......

拳頭遊戲藉助和雅虎的大戰,讓全世界的使用者都認識到拳頭電子社群的存在,周新知道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開始接觸各大投行的負責人。

他並不介意把拳頭遊戲運作上市。

對於他來說,趕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前,把拳頭遊戲運作上市無疑是短期利益最大化。

即便周新有信心把拳頭遊戲運作成Steam,但是他的精力不會全部放在這上面。錯過這個視窗,要想再次獲得高價,那得等到2005年前後了。

網際網路只是攫取資本的方式,網際網路上的成功對於改變華國半導體行業的現狀並沒有直接幫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