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崗便開始招募人手,按照陳正的小建議,按部就班的開展災前準備工作。
而陳正和李爽則找到書吏,辦了建造船塢的一切手續。
東陽縣的糧價在昨天的時候,就已經有上漲的趨勢了。
然而,李崗出手迅速,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全縣的儲糧情況全都摸排清楚了。
一紙政令下來,東陽縣的富戶們有些慌了。
除了留下他們自己夠用的部分外,其餘的全部平價出售給衙署。
當然了,衙署沒這麼多錢,只能開一些空頭支票。
這當然就有很多人不幹了,沒有幾家願意將自己囤積的糧食拿出來。
就在這項政令執行不下去的時候,城北畢員外,城西藥鋪王掌櫃,海岱苑徐掌櫃突然集體宣佈,以低於平價一成的價格將自家的儲糧賣給衙署。
縣令李崗很是高興,當眾承諾,只要災情過去了,衙署會以相同的價格補賣給他們。
同時,李崗令書吏對此事大肆宣傳,整個東陽縣城都流傳起三家大義的事蹟。
甚至當年畢員外年輕時,仗義疏財,替一位風塵女子贖身的義舉都被扒了出來。
仗義疏財畢員外、光明磊落王掌櫃、樂善好施徐掌櫃,一時間成了東陽縣中人人學習的楷模,感動東陽的風雲人物。
在聚全德酒樓的雅間裡,三位首屆“感動東陽”人物獲得者,正與陳正和李爽把酒言歡呢。
李爽啃完一塊肉骨頭,抹了抹嘴,問道:“畢員外,在下多嘴問一句啊,您當年為什麼花那麼多錢幫那姑娘贖身啊?”
畢員外抬起頭來,注視著房中花罩的橫披,似乎在回憶過往。
過了好一會兒,畢員外才悠悠嘆道:“當年姜姜命運多舛,吾心不忍,所以把她贖了出來,給她一個安定的生活。”
“得了吧。”
畢員外還沒說完,就被旁邊的王掌櫃給打斷了。
李爽一聽,這肯定還有別的故事啊,趕緊給王掌櫃倒了杯酒,問道:“王掌櫃還知道些什麼?說說看。”
王掌櫃抿了一口酒,嘿嘿一笑,看著畢員外道:“你那是心中不忍嗎?你就是饞她的身子!”
畢員外臉上通紅,也不知道是酒喝多了,還是羞愧的。
“你莫要憑空汙人清白!”畢員外辯解道。
王掌櫃輕哼一聲,道:“你莫以為我不知道,你把姜姜贖出來之後,租了一個小院,過起了金屋藏嬌、沒羞沒臊的生活!”
畢員外看了看其他人,顯得有些尷尬,道:“以前的事,你還提它幹嘛?”
王掌櫃卻越說越激動,氣哼哼地道:“你自己倒是快活了,有沒有想過其他人的感受?姜姜被你藏起來了,生活的樂趣可少了很多。”
陳正和李爽對視了一眼,都聽出來了,這兩位當年的故事可是相當精彩啊。
“後來呢?”李爽對這些事很是好奇,不住地追問。
“後來呀,嘿嘿!”王掌櫃似乎想起了開心的事情,“後來老畢這些風流事蹟被他夫人知曉了,嘖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