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懂行的人卻知道,這洪江府東靠大海,北連皇都,物產豐富,漕運發達,是梁國最為富饒的州府之一。
而黔陽府地處梁國西南,多崇山峻嶺、草蟲瘴靄,乃是貧瘠之地。
從富饒的洪江府調任貧瘠的黔陽府,這可不是平調,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貶謫。
再聯想到之前關於禁海令的博弈,精明的人似乎有些明白此刻皇上的意圖了。
如今在洪江府,支援禁海令的陳熙誠被調走了,而新的刺史卻沒有上任,甚至連線任者是誰,都沒人知道。
所以,現在洪江府的所有政務都有知府馮學永一人擔當,而馮學永多次上奏,反對禁海令。
而就在邸報發放後的第五天,知府馮學永下令,在東陽縣城裡巡海船隊,任務便是巡視沿海,防備扶桑賊人。
縣令李崗在上次出海尋救陳正時,充分認識到了,目前官中的海船效能根本及不上海匪,就算是發現了,也追不上。
因此,李崗上奏馮學永,申請了一些錢物,用來造新船。
到最後,東陽縣衙署造船的招標任務由陳正承接,畢竟陳正單桅木船,在李崗看來,用於巡海,再合適不過了。
陳正自然責無旁貸,給衙署做工的好處不僅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還是一種無形的宣傳。
這批訂單,一共有五艘,對於身懷超級木匠系統的陳正來說,也不是什麼大工程。
不過陳正也知道,自己不能做的太快,這裡可不是海島,解釋起來挺麻煩的。
磨磨唧唧,陳正磨蹭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將五艘單桅木船交付給了東陽縣衙署。
饒是陳正拖拖拉拉造出來,縣令李崗還在木船交付儀式會上,當眾稱讚他交付快、做工好呢。
因為這些木船是做巡視用的,所以陳正在上面多設計了幾個機構,比如:腳蹬弩、拋石機等。
若是上次出海尋救陳正的時候,就是配備如此木船的話,那艘海匪船根本就沒機會逃竄。
一丈長的鋼矛從腳蹬弩上發射出去,能直接將海匪船刺穿,拋石機跑出的巨石,能將海匪砸的腦崩血流!
雖然僅僅是五艘木船,但真要是遇到了扶桑海匪,那戰鬥力也不是小覷的。
這段時間,沒有刺史陳熙誠的掣肘,馮學永對他大力支援,李崗做起事來,相當順手。
如果能夠一直這麼順利,那麼或許不到一年的時間,李崗便會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