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應得就得承受撞擊的震動。
對此,伊芙作為艦隊的主駕駛副艦長,沒有一點壓力的開著神舟號一路撞過去。
連反物質攔截彈都敢撞,撞幾塊隕石,真不算個事。
偶爾遇到前方有隕石,連躲都不躲,因為躲避的話,後面的戰艦會撞上。
所以,葉折羽負責在鎖定這些隕石,開始開炮轟掉。
“你們管這叫宇宙塵埃?”
牛大志趴在螢幕模擬的艦橋穹頂上,看著從旁邊飄過的一塊比神舟號還粗的隕石,吐槽了一句。
“你懂個球球,這就是宇宙塵埃,不然你覺得宇宙塵埃應該像灰塵一樣嗎?”伊芙一邊駕駛戰艦領航,還不忘回頭懟他。
對於宇宙來說,直徑幾百米的隕石,確實只是“塵埃”。
而且,矩尺座α61的宇宙塵埃非常多,彷彿整個恆星系裡瀰漫著無數個小行星帶。
甚至是遮蔽了矩尺座α61紅矮星的光芒,然而當進入矩尺座α61後,那些宇宙塵埃之間的距離其實離得非常遠。
所以,並不會嘭嘭嘭一路碰撞,而是很偶爾的會遇到前方出現隕石,有可能撞上艦隊,這時候才會選擇炮擊摧毀。
隨著艦隊進入矩尺座α61的核心區域越來越近,宇宙塵埃的密度也在漸漸變大。
而且,這些宇宙塵埃,明顯是有圈層劃分的。
因此,呈現在眾人面前的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一個小行星帶。
“為什麼這些隕石,一會有,一會沒有?”牛大志好奇的問道。
“其實,即便是宇宙塵埃,也會趨向於遵循提丟斯波得定則,這些宇宙塵埃會相應的固定在應該存在行星的軌道上,週而復始的執行……”
郎小年給他做了解釋:“就像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形成了一圈,圍繞著太陽,這個圈,原本就是一顆行星的執行軌道。
“在這裡也一樣,形成了十幾個小行星帶,圍繞矩尺座α61紅矮星。
“甚至,已經分不清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的區別了。”
在進入恆星系的核心距離,距離中間的紅矮星10個天文單位之後,艦隊關閉曲率引擎,進行普通的推進飛行,繼續朝紅矮星飛行。
同時,艦隊使用上所有的探測手段,觀察這個恆星系。
“這裡的星體真是稀碎,一顆完整的行星都沒有。”郎小年一邊觀察一邊感嘆。
在艦隊可以探測到的範圍內,真的是一顆完整的行星都沒有。
“最大的多大?”
“目前觀測到的,最大的一個行星,大概三千公里直徑,大概和月球差不多大。這應該是最大的行星了,像這種恆星系,基本不可能產生生命了。如果這個恆星系是被摧毀成這樣的,那這真的是一個墳墓。”郎小年感嘆道。
事實上,人類在很早之前,就有科學家提出過一個觀點。
宇宙就是一個大墳墓,無數的文明在宇宙中誕生,又一個個滅亡,埋葬在這個冰冷的宇宙身處,在時間長河的淹沒下,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