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實驗資料,需要多長時間?”方源問出最關鍵的問題。
這次玉夫座矮星系v232戰場的目標,確實最有價值的就是帕勒塞實驗室的實驗資料。
“這個無法確定,因為不知道實驗資料儲存在什麼位置,不確定要多長時間可以接觸到儲存實驗資料的物理硬體。接觸到之後,複製過程,應該需要三分鐘左右。”趙安雅沒辦法給出非常準確的回答。
“三分鐘不行,三分鐘足夠帕勒塞實驗室銷燬資料一萬次。”方源搖搖頭。
“讓我來,只要讓我接觸到連線實驗室資料的內部網路,我保證只需要一毫秒,資料網路就聽我的。”伊芙舉起手請纓。
“可以,那我們的目標就是帕勒塞實驗室的資料,開始準備作戰計劃。”方源說道。
“根據我們以前進攻帕勒塞的行星要塞,他們會在確定強敵入侵後,十分鐘內啟動警報,艦隊開始出擊。在艦隊擊出後,行星一旦遭遇入侵,會啟動一級紅色警報,同時啟動重要資料銷燬程式,從下令啟動程式,到所有計算機完成程式啟動,需要十分鐘時間。程式啟動後,在行星淪陷的瞬間,銷燬程式執行資料銷燬……”
軍事參謀組開始做戰鬥分析:“也就是說,從我們被發現,到摧毀他們的抵抗能力,到實驗資料被銷燬,整個過程大概有20分鐘時間。
“也就是說,我們在被發現的時候算起,20分鐘內必須拿到實驗資料,否則資料就會被銷燬。”
20分鐘時間,說短並不短。
只不過,對於一場太空戰役來說,20分鐘時間,也就夠戰艦跨越10光秒的距離。
這點距離,根本不夠戰艦跨越陸基炮塔的射程。
因此,20分鐘對一場太空戰役來說,短得什麼都做不了。
“20分鐘太短了,都不夠衝進50光秒陸基炮的禁區。”一名軍事科研班成員皺眉說道。
“對啊。按照正常的戰艦戰鬥速度,20分鐘,最多能飛10光秒的距離,戰鬥還沒打熱就沒了。”另一名艦長附和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正面進攻想要獲取實驗資料,幾乎不可能。”
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碳基聯盟和帕勒塞文明的戰爭中,每個文明都想要獲取敵對文明的科技。
這是必然的,因此實驗資料是誰都想要得到。
也正因為實驗資料誰都想要,進行實驗的文明,當然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實驗資料,必要時候進行銷燬,絕不可能讓敵對文明獲得。
因此,從發現敵對文明的艦隊進攻,確定實驗行星淪陷,再到銷燬實驗資料,整個過程,只有20分鐘時間。
這20分鐘時間,對哪個文明都是一樣的,不可能透過正面進攻的方式獲取實驗資料。
如果是碳基聯盟,想要獲取帕勒塞文明的實驗資料,基本上只能依靠間諜竊取資料。
在正常的邏輯裡,正面進攻,是不可能獲取資料的。
方源考慮片刻後,道:“那就動用幽靈號吧。幽靈號升級也有一段時間了,正好發揮作用。”
“讓幽靈號去竊取實驗資料嗎?這個恐怕很難成功。”一名艦長搖頭,表示質疑。
幽靈號雖然是一艘隱形戰艦,但並不是真的降落在帕勒塞文明的行星上,都不會被發現。
如果派一艘隱形戰艦就能竊取到帕勒塞實驗室的資料,機械帝國早就幹了,不會等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