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行星防禦理事會大樓。
三樓,量子通訊大廳。
這間會議大廳,平時很少使用。
因為地球上的通訊,只需要使用電磁波就足夠了,光速一秒能繞地球七週,不需要用到量子通訊。
而且,現階段使用量子糾纏通訊,在能量消耗、裝置維護方面的費用,對人類文明來說,算是比較高的。
因此,啟用三樓量子通訊大廳,通常就意味著一件事,那就是跨恆星系通訊。
而人類需要進行跨恆星系通訊的情況,基本上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類那支最強大的艦隊,那支代表人類最強大武力的隊伍。
對地球上少年一代的人來說,這支艦隊就是神話。
地球上,還在學校讀書的這一代年輕人,大部分都出生在人類危機紀元時期。
這個時期,地球爆發了星獸文明戰爭,三年之後清洗者文明降臨,緊接著碳基聯盟出現。
一個事件對人類來說,都是一場來自宇宙高等文明的衝擊。
每一次事件,就將人類推到覆滅的邊緣。
但就是有一群人,用堅實的脊樑撐著文明走到今天。
現在,在校園裡的這一代年輕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
在他們成長的記憶中,一直有一支隊伍,如同神話般支撐文明走下去。
陳立農也算是其中一員,他雖然已經唸完博士進入軍科院工作。
不過,在危機紀元時期,他能夠在大學安穩的學習,就是因為有人替他和像他一樣的普通人,撐住了文明面臨的危機。
他在大學進行生物學研究的時候,星獸課題是主要研究內容。
在那個時候起,他就一次次聽到過人類那支強大的隊伍,熟悉他們的每一次壯舉,為他們的每一次勝利而歡呼雀躍,徹夜難眠。
他仍記得,祖國宣佈星獸文明戰爭結束,人類獲得勝利的時候,全校都瘋了一樣,整棟宿舍樓用各種臉盆水桶敲得咚咚響,用這種幼稚的方式慶祝人類的勝利。
陳立農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時,他在唸大三。
那一年,那個人鎮壓了人類中的個別害群之馬,建立了人類最高議會。
那一年,他的同學裡,有不少人放棄生物專業,去參軍,想要像那支隊伍,像那個人一樣,為人類的命運去征戰。
那一年,那一支隊伍就是神話。
事實上,陳立農也曾經寫過休學申請,想要和同學們一樣,去參軍,棄科從武。
為此,他們系的輔導員一次次找他談話,勸他留下來好好學習。
然而,身邊的同學一個又一個的走了。
他也想跟著一起去,追隨那群神話般的人。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人,一位教授,來到京都大學,來到生物學院,做了一場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