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母巢”的細胞樣本,已經分給各國生物研究部門進行研究。
各國得出的結論大同小異,都是確認“活性母巢”擁有強韌的矽基細胞組織,並且細胞活性非常高,擁有恐怖的生長速度。
“活性母巢”紮根在賽科板塊東部山脈南端的地底,替代了3號板塊支撐臂,撐住了南端的大陸板塊邊緣,導致賽科板塊下沉減緩。
由於“活性母巢”的矽基組織強韌無比,核彈打擊對其造成的破壞都極為有限。
如果是大陸板塊支撐臂的岩石,幾顆大當量核彈爆破下,能夠炸斷。
然而,“活性母巢”不一樣,只有核爆中心能夠造成有效傷害,不在核爆中心,母巢觸手依舊堅固。
而且佔地直徑已經超過五十公里,想要用核彈將其摧毀,已經不太可能。
在得知“活性母巢”出現之後,人類各國已經意識到,大陸板塊沉沒計劃可能會失敗。
結果就是,原定計劃中的決戰可能不會到來。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失去了覆滅星獸文明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將不會再有。
那麼,等到星獸文明恢復實力之後,人類將要承受星獸文明的兇猛反撲。
在搞清楚狀況之後,某些國家的高層開始將注意力放在“誰該為這件事負責”這個問題上,併為此爭論不休。
……
東海太空艦隊總部裡,大陸板塊沉沒計劃組仍在不斷的尋找解決方案。
一名研究員提出一種可能性:“有沒有可能,爆破3號板塊支撐臂附近的岩石層,讓賽科板塊繼續下沉?”
由於“活性母巢”替代了板塊支撐臂,撐住了賽科板塊。
不過,“活性母巢”目前的直徑只有五十公里。
因此,如果能夠炸斷周圍的地殼岩石層,確實存在炸沉賽科板塊的理論可能。
在場的地質學家開始討論,計算可能的結果。
不過,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周文生無奈的搖頭:“這個辦法行不通,原定計劃要爆破的板塊支撐臂,就是最合適的位置,要炸沉其他位置,需要幾十倍的核彈數量。”
這個方案被否決之後,計劃組繼續苦思對策。
……
與此同時。
神舟號降到離地一百米的高度,所有探測手段都用上,不斷的掃描,尋找“活性母巢”周圍的能量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