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UNSC讓地球和人類高度統一外,安布雷拉也在這四年的時間快速發展。
公司的大體變化如下;
①衛星殖民地。
敘述:
衛星殖民地是直徑約為十四公里,長達八十公里的巨大圓筒狀人工天體。
2011年的中旬開始建造,於2014年的第三季度末竣工,現位於月球其中一個拉格朗日點上。
是自安布雷拉獲取收割者的全部科技,並將其破解後的產物之一,同樣也是目前人類所能建造的最大物體。
衛星殖民地的內壁均有重力生成器,保持在1G的人工重力,用於營造和地球相仿的生存環境。
由於安布雷拉透過資料得知,小行星殖民地的居民們會時常抱怨壓抑、拘束,故而殖民地將採用半‘開放’模式。
三扇超巨型穹頂材質的鏡面,鑲嵌在殖民的地內壁,可引入自然的太陽光,也可模擬各種天氣。
衛星殖民地內部為1大氣壓力的空氣,內壁的‘陸地’上擁有山川、湖泊和動植物,建立完整的生態系。
可以容納一千五至兩千萬人的居住,極限承載能力為三千萬人。
但建造一座衛星殖民地的耗時、耗資是小行星殖民地的數十倍,因此安布雷拉便終止了此專案的繼續開發。
不過,名為‘月球之城’的衛星殖民地,卻成為了安布雷拉彰顯實力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
②軌道炮列陣。
敘述:
艦載電磁軌道炮在與收割者交戰時,有著極具亮眼的表現,是對抗能量護盾的最佳利器。
因此,由安布雷拉和UNSC合資開辦的‘軌道炮列陣’,於2011年的年末進行建造。
每顆行星的規模不同。
如地球。
安布雷拉和UNSC計劃在地球的近地軌道上,建造一百四十座電磁加速炮的空間站,為地球組建一張絕對的防護網。
截止2015年的年初,共有九十六座空間站建成,已經投入使用的有七十七座。
預計2016年的年初,地球的軌道炮列陣將會徹底竣工。
之後,軌道炮列正也將會運用在月球、火星和土衛六上。
.
③太空收容中心。
敘述:
此專案是由工程隊主管,王兆峰親自負責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