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油和醋都在框架子的面板上,由著食客自取,有講究的,往長凳上一坐,將碗擱在面板上,用小勺一顆顆舀著慢慢吃,有那性子急的,往攤子邊上一蹲,呼啦啦,風捲殘雲吃了了事,還有飯量大的,少不得多買一兩個包子或饅頭混著吃。
爐火很旺,顧青竹雙手並用,十來息便可做一碗,圍著嚐鮮的人越來越多,她已經顧不上收錢,只得將荷包交給顧青山,他一邊收錢,一邊順帶賣饅頭包子,而顧大丫來回跑著洗碗,腳下半刻不能停。
忙過一陣,天色完全黑下來,東市的燈綵陸續被點亮,將顧青竹的小攤照得比剛才還要明亮,這會兒過了飯點,食客們都進去觀燈,攤子前一下清靜了。
洗了最後幾個碗,顧大丫將洗乾淨的巾帕子遞給顧青竹:“瞧你在爐子前熱的這一臉汗,快擦擦。”
顧青竹接過,涼帕子敷在臉上,分外涼爽,適才忙得顧不上,這會兒才發覺後背都汗溼了。
“青竹,錢袋子給你。”顧青山將荷包還給她。
手上陡然一沉,顧青竹訝然道:“這麼多?”
“我瞧瞧!”顧大丫伸長脖子看,只見那個荷包已經鼓鼓囊囊撐滿了。
“我們今兒包了很多餛飩,足有三天的量呢,瞧你剛才都快賣空了。”顧青山指指框架子。
顧青竹望過去,不僅餛飩不多了,連蝦皮、蔥花也要見底了,“青山哥,趁這會兒人不多,你把錢送回去,再從麵館拿一些餛飩和配菜來,估摸著一會兒遊玩的人歸家,還要吃上一碗。”
“噯,我再另拿點包子和饅頭來。”顧青山應了一聲,匆匆去了。
顧青竹將剩下的餛飩都煮了,又包了些包子和饅頭,給對面值守的衙役送去,他們這會兒正飢腸轆轆,見顧青竹送吃食來,自然感激不盡地接了,有吃著不夠的,還腆著臉,多要了一碗麵湯。
雖說明日才是七夕,可今兒整個東市的燈綵都點了燈,連之前大商戶一直用油布遮著的大型組合燈綵,也在淮水河岸邊首次亮了相。
三陽開泰、五子登科、八仙過海、百鳥朝鳳各種燈綵,造型獨特,絢爛奪目,吸引著一撥又一撥觀燈人。
人們不僅沿路觀賞,更有高門大戶的小姐公子,不堪擁擠,三五結伴,單僱了遊船在淮水河上觀燈,夜風徐徐,燈影交輝,又有美酒絲絃相伴,更覺翩然入仙,可直上天河邀月了。
顧青山風風火火,速去速歸,很快框架子裡就堆滿了食材,為了省炭,顧大丫焐了爐子,三人坐在長凳上遠眺燈展,燭火明明滅滅,人影幢幢依稀,倒映在水面上的虛影,風一吹,又散了。
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慢慢有人出來了,這回倒不要顧青竹吆喝,人們看著招展的旗幟,聞著清冷秋風裡的肉香,便循著熱氣,圍了過來,爐火再次燒旺了。
暖心暖胃又當飽的一碗餛飩吃得遊人心滿意足,更有人特意打聽,明日還來不來,顧青竹揚眉笑著說:“還在這裡。”眾人得了承諾,皆都歡喜離開。
這一忙就過了酉時,眼見著餛飩將要再次售罄,顧青竹往出入口望了望,不過三五人徘徊不去,她惦記弟妹,便想收攤回去了。
就在這是,一葉小舟停在河邊,衝她的攤子嚷:“賣餛飩的,送五碗餛飩下來!”
顧青竹轉頭看去,就見一個青衣打扮的小廝提燈立在船頭,艄公蹲在舟裡抽菸,煙鍋子一閃一閃。
“餛飩一會兒就好,可你拿走了我的碗,怎麼還?”顧大丫快人快語道。
小廝不耐,沒好氣地說:“幾個粗瓷碗而已,給你五十文,可連碗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