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門倒也容易開。
不過,開了這兩個門之後,原先的兩個小樓梯口就用不上了,所以,還得弄些足夠大足夠厚的木板碳化之後補上樓梯口。
忙完這些之後,又把二樓木板樓上的面向天井方向的三個窗戶擴大,還另外在左右兩側牆體上分別開出兩個大窗戶。
如此一來,在五個大窗戶的作用下,原本昏暗的二樓一下子就變得明亮了。
與此同時,劉青山還找來鎮上做窗戶的老闆按照五個窗戶的尺寸定做了五扇玻璃窗。
這種玻璃窗採用的是鋼化玻璃,質量好,而且是雙層,隔音效果也比較好。
原本以為做玻璃窗的老闆要好幾天才上門幹活的,沒想到,第二天就來了。
而且來了幾個人,幹活也快,先弄好大框架,等大框架完全穩定之後,他再把玻璃安裝上去,倒也快速。
在工人們裝窗戶的時候,劉青山還找來另外一批人給一樓的地面做了裝修。
因為是老宅子,如果鋪一些比較現代化的光滑瓷磚感覺有些違和,而且瓷磚的防滑效果也不好,不利於老人行走。
所以,思量之後,劉青山就找了專業的施工隊來給一樓的地面全部都鋪上了青石板。
青石板雖然顏色土舊,但是防滑效果遠勝於瓷磚,而且耐髒,還不怕回南天,很適合這種老宅子使用。
在工人們幹活的時候,劉青山則跟老爸一起,將家裡的電線線路大改造。
這倒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對於山裡沒有文化水平的山民來說,改造線路可不像換個電燈泡簡單。
不過好在劉青山腦子還算靈活,而且不怕死,偶爾被電幾次也沒啥感覺,所以房子的電路改造進行的還算順利。
原本家裡用的是那種單芯的鋁線電線,現在則全部都換上了最好的銅線。
劉青山去鎮上五金店老闆娘的店裡採買銅線的時候,老闆娘還以為自己聽差了:“全部都要銅線?”
“對,全部銅線。”劉青山笑呵呵的說道。
除了電線要最好的,還有各種開關插座跟燈泡也都要換上最好的,如此一棟房子改造下來,光是線路的材料費就花費了一萬左右。
當然,劉青山可沒敢如實跟父母報賬,都是按少了說。
這些工程全部下來,用了約莫半個月的時間。
因為有幾撥工人在幹活,所以大家互不干擾,各司其職,程序倒也快速。
最重要的還是房子住人資金充足。
半個月後,二樓的窗戶早已經安裝完畢,一樓的青石板也收尾了。
劉青山一大早就去縣城買了不少菜回來,另外還從銀行取了不少的現。
回到家裡的時候,正好中午,工人們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看樣子是要走了。
劉青山一下車,幾個原本坐在大門口的臺階上的工人便立時站了起來,神色之中有些焦急又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