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你哪裡來的這麼多蜂蜜?”問話的是村裡的一個大叔。
這大叔不是旁人,正是之前挖冬筍的時候遇到的中年男子盧衛東。
早前便說過,盧衛東留守村中,靠著吃苦耐勞的韌勁和一雙勤勞手養活了一大家子。
雖然深居山中,可盧衛東這人天生有股拼勁,不管是在村裡的自家山地中採松脂也好,或者種植農作物也罷,他從來都是絲毫不馬虎,半分也不肯不承讓的,非得把別人比下去才行。
這不,前幾年見村長弄蜂箱引野蜂入窩造蜜賺了些錢,於是,他也不甘落後,也弄了許多蜂箱。
這山裡引野蜂的蜂箱與那些形成規模的蜂園裡的蜂箱不同。山裡的蜂箱就是用木頭鑿個洞,便成了天然的蜂窩。
那蜜蜂來與不來,全憑緣分,強求不得。
可儘管如此,也耐不住盧衛東做的蜂箱多,這一年下來,少說也有五個以上的蜂窩來了野蜂。
野蜂一來,築了巢,釀了蜜,便都是錢。
前幾年在他的精心料理下,蜂窩倒也相安無事。村長連續丟過幾個蜂窩,可他一個都沒丟過。
本以為是老天爺垂憐他家中兒女尚未成人,還得靠著他一雙手養活送學堂,得費不少錢,因而格外關照些,不僅蜜蜂幹活勤快,而且蜂窩也一直沒丟過。
卻不想,到了今年,這蜂箱一丟,就連續一下子丟了兩個。
恰好,又聽聞這些日子劉青山弄了不少蜂蜜,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來問一問。
盧衛東雖說不是什麼聖人,可做人的道理還是懂個三分的。
他一沒鬧,二沒胡攪蠻纏,到了劉青山家裡,先把原由跟劉遠河兩口子說了。
可是,這劉遠河跟吳翠梅也不知道兒子的蜂蜜從哪裡來的,所以,便只能一齊等在家中,待兒子回來了,再問個仔細。
因此,這劉青山一進門,憋不住話的盧衛東便先開了口:“青山,你哪裡來的這麼多蜂蜜?”
看著劉青山挑回來的兩大桶蜂蜜,盧衛東目瞪口呆。
這蜂蜜之多,未免有些太多。
他生平還從未一次性見過這麼多蜜巢。那層層疊疊堆在一處,色澤金黃,流光溢彩的,可不就是珍貴的蜜糖麼。
只是,這劉青山進山一日,怎的就弄了這許多蜜糖回來?
他皺著眉頭,想到了自家還安放在山裡的幾個蜂箱,心中一陣疼痛。
怕不是這小子又去偷蜜了吧。
雖然還不確定偷蜜的人是不是劉青山,可這會兒看到劉青山一天之內就找到了這麼多野生蜂蜜,顯然不大現實。
畢竟他也是找過野蜂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