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山地多有什麼用,山地再多,要是不知道利用,那也白瞎。”劉青山意味深長的看了一旁的老爸一眼,說道,“種地沒什麼出息,還不如搞點山貨賣。”
“那也要有山貨給你搞才行啊,而且,就算搞到了山貨,也要有銷路才行,光是去鎮上擺賣可成不了什麼事。”譚大傻這話說得倒是像個聰明人了。
劉青山拿起鋤頭,奮力挖向平地:“那是,不過,不管幹什麼,都要有耐心,肯吃苦才行,要想不出力又賺錢的,那可就真的是隻有躺著賺錢了。”
譚大傻哈哈笑了兩聲,也趕忙拿起鋤頭挖地。
山頂的泥土比起山腰的泥土要更為堅硬一些,挖起來也比較費勁。
不過,這對劉青山來說不是事。
他一鋤頭下去,就連大地都得顫三顫。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個碩大的蓄水坑便出現在山頂的平地上了。
這蓄水坑之大,估摸有二十個平方左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一米左右。
看著這成型的水坑,劉遠河不是很滿意:“青山,你傻不傻,水坑挖成這樣,那就算收集到了天上的雨水,可這樣大水面,用不了幾天,裡面的水就得被太陽曬乾了。”
聞言,劉青山指著水坑旁邊的幾棵巨大野木,翻著白眼回道:“難道你覺得,我開荒時沒有把這幾棵大野木一起砍了是為了留著好看?”
在蓄水坑四周,分別聳立著一兩棵巨大的野木。這些野木剛好圍了水坑一圈,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下雨時,雨水掉落樹上或者地面上,都會隨著人工開掘的斜向地面將雨水匯入蓄水坑裡。
而出太陽時,這幾棵大樹就成了天然的遮陽傘,既可以防止烈日蒸發水坑裡的水,還能防止水分自然蒸發。水分即便蒸發到空氣中,也會附著在這幾棵大樹的樹冠上。
水分在樹葉上凝結成露,便能起到滋養大樹的作用。
所以可以說,水坑與大樹會相輔相成,彼此依賴。
解釋一番之後,劉青山又說道:“而且,如果蓄水坑不這麼挖,而是直接像別人的游泳池一樣挖一個四四方方的水坑,那萬一山裡的動物掉下去了,基本上就出不來了。這樣挖,中間深,然後逐漸向四周緩慢延申變淺,就是為了防止山裡的動物掉下去。而且,就算它們掉到水裡,按照這樣由淺變深的地勢,它們自己也可以走出來,懂了沒有?”
這麼直白的解說,只要不是個傻子都能懂。
可懂歸懂,但劉遠河跟譚大傻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你說,他一個大活人,不去想怎麼吃山裡的野味,居然想著要怎樣才能防止那些野味掉水裡死掉,這不是腦子有病麼。
像村裡的其他人,個個都巴不得天天能抓到野味吃呢,就他,挖個蓄水坑居然還得給山裡的野味預留逃生路徑,這不是腦子有病是什麼?
劉遠河盯著兒子,心裡想,估計這兒子還真是山裡的豬妖變的。
挖好了蓄水坑,吃了午飯,就得開始給水坑抹水泥了。
比起需要很多力氣的挖水坑這活,抹水泥就顯得簡單許多了。
劉青山負責從下面的梯地的山牆裡挖一些沙子上來,譚大傻跟劉遠河負責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