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話讓劉青山覺得親切,不由得想起家中老頭子來:“大叔,如果你想吃冬筍的話,我送你兩斤都不成問題,可問題是,我今天不賣冬筍。”
不賣冬筍?
眾人疑惑了。
他拉來的那一大麻袋不是冬筍又是什麼?
劉青山卸下麻袋,輕輕立放在地面上,然後再從摩托車上取下一個割開的蛇皮袋,鋪在地面上。
看他這舉動,眾人更覺疑惑。
是什麼好東西還得專門割開一個蛇皮袋鋪在地上才能擺賣?
難道是山裡的蘑菇?
可看那蛇皮袋鼓鼓的樣子,也不像蘑菇啊。
劉青山開啟了袋子口,將山藥一根兩根的撿出來,擺放在地上的蛇皮袋中。
看到山藥,眾人恍然大悟的同時,又感到費解。
“我還以為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呢,你還在地上擺個蛇皮袋,不就是山藥嘛,這東西本身就很多泥土,直接擺在地上也沒關係啊,反正都是要去皮才能吃的。”胖大叔呵呵笑道。
劉青山也跟著呵呵笑了兩聲,一邊擺弄山藥,一邊說道:“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如果我不弄個蛇皮袋的話,這裹著山藥的黃泥就得把這地弄髒了,到時候清潔工掃起來費勁,我就順手一個蛇皮袋的事,就能讓他們輕鬆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他的形象瞬間又高大了幾分。
上次他賣竹筍的時候,周圍的小攤小販們就已經很喜歡他了,現在他的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更是讓眾人對他生出了許多好感。
你說,得是怎樣一個書香門第才能教育出這麼懂事的孩子?
“小帥哥,你爸媽應該是老師吧。”阿姨問道。
劉青山噗嗤笑了一聲:“我爸就小學畢業,我媽連二年級都沒念完。”
這話讓眾人心中彷彿閃現了一道光亮:也許,一個人的品行,跟他的家世背景沒有太大的關係,哪怕是一個地地道道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也能教育出品行優良的孩子。
這或多或少的讓這些為生活奔波的人看到了一絲希望。
這時候,一個路過的男人走到劉青山的小攤前邊,詢問價格。
劉青山豎起兩根手指,告知道:“二十塊錢一斤。”
“二十塊錢一斤?”男人一聽,立馬大叫起來,“你怎麼不去搶啊。”
劉青山只是笑笑,什麼也沒說。
等男人走了,賣菜的大叔阿姨就開始勸劉青山:“你這價格有點高啊。二十塊錢一斤,這高得都有些離譜了。”
“是啊,你說賣十五塊錢一斤還說得過去,賣二十塊錢一斤,真的高了。”
劉青山不以為然:“春天的時候都能賣十五塊錢一斤,現在賣二十,不算高。”
在清明那段時間,天氣宜人,土地鬆軟,挖山藥不費什麼勁,因此賣山藥的人很多。可就算是在那個時候,野生的山藥在鎮上能賣十塊錢一斤,到了縣城,都能賣十五塊錢一斤。
所以,劉青山覺得,現在的山藥賣二十塊錢一斤並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