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紫好說的保證之中,為了那些貨能賣掉,只能把商品價格的本子交給葉紫。
葉紫接了這個爛攤子,家裡人也只能幫忙。
價格的本子,裡面的價格也只是進貨的價格,店鋪裡每一樣商品都貼了價錢。
三姑父留下這個本子,也只是希望他們賣掉貨之後補一下貨,能賺多一點錢,這是商人的本質。
年30早上,葉紫吃了早餐八點鐘下去店鋪,這時店鋪已經有人在這裡守著。
很早起床的葉啟航夫妻,他們已經退休沒有事幹,並且老年人也沒有那麼多的覺睡。
葉紫來到店鋪裡,發現店鋪裡挺多客人買貨的,店鋪賣的是雜貨,更多的是年貨,餅乾,糖果啥的都有。
也有小孩子的玩具或者是煙花之類的,也賣炮竹香燭紙錢。
這個時代還沒有禁炮竹,每個雜貨店都會進一點這樣的物品。
“爺爺奶奶,你們先去吃早餐吧!”
葉紫接替爺爺奶奶的工作。
客人付錢的時候,稱東西的時候,她沒有怎麼賣過貨,知道價錢心算都能算出來,並不像三姑父那樣用算盤打。
對面的製衣廠宿舍在本地的人,已經收拾了東西回家,只有一些外地人還住在此處,他們買了一個小飯鍋在宿舍裡煮。
這間小店突然有一個靚麗的年輕女孩子在此賣貨。
周圍街道的年輕人,很多都認識人葉紫,不經常見面,不等於不認識。
有的還是葉紫小學和中學的同學。
葉紫在此賣貨,有些男子為了過來搭訕,買菸,買打火機或者香口膠。
葉紫發現店裡的客人更多,是周圍的街坊,也有來逛街的人群。
店鋪外面的那幾張小桌子,已經坐滿了人在那裡喝啤酒吃花生。
不時在有人叫她拿酒,拿吃的之類的。
也有的是外地人,和老鄉來此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