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蕭紹看不起蕭煜,單從受重視程度和揣摩上意來說,他這個大侄子還真比不上那個身份尷尬的蕭炟,宣武帝如果真的想要立蕭煜為太孫根本不會大張旗鼓的為他籌謀,甚至於不惜挑起戰事。
崔讓的意思不在乎是宣武帝見最寵愛的兒子不行了,乾脆培養最寵愛的兒子的兒子,然後藉著南方三州的事幫他刷名望,讓這個太孫身上的籌碼更重一點,一方面是替後繼者鋪路,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這些藩王徹底死心,不要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很顯然,蕭紹的理解出了一點偏差,崔讓隱晦的提醒了一句,“若是這位太孫本身就不能服眾呢?”
“這怎麼可……”蕭紹笑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誠然,太孫的存在更多是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但這並不能否認太孫作為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的本質,因此太孫的選擇亦是慎之又慎,一旦立了就很少更改,按照皇室嫡長子繼承製的慣例,如果宣武帝想要立太子的嫡長子也就是蕭煜為太孫根本沒有不能服眾這一說,因為蕭煜嫡長孫的身份就是天然的籌碼,蕭紹也從來沒有考慮過他這個一向信奉嫡長子繼承製的父親會親手打破這個規則。
可崔讓的話不無道理,如果宣武帝舍了蕭煜去遠太子其他的兒子,自然是不能服眾。
“可大郎並無過錯,陛下怎麼會毫無徵兆的舍了他?”崔讓還未來得及答話,蕭紹就先笑了,“是我糊塗了,陛下提拔寒門士子,怎麼會喜歡一個有世族血脈的孫子。”
所以他這個被推出來和世族聯姻的兒子才會因為失了繼承權得到宣武帝的青睞啊。
這也算是一條潛規則了,雖未言明,但皇室子弟該知道都知道。
蕭紹眼睛微眯,他和王媛算是兩情相悅,當年放棄繼承權也是心甘情願的,畢竟有太子在哪輪得到他繼承皇位,還不如娶了心悅的女子來的實在。可之後宣武帝和太子的態度卻讓他有些心寒,自從他放棄了繼承權之後宣武帝和太子就開始對他信任起來,雖然心裡明白,可到底是有些齒冷。
只是,太子的子嗣除了蕭煜這麼個元配嫡妻所出的正統嫡長子,可就剩下現任太子妃生的那幾個了。
想到這兒,蕭紹冷笑一聲,“外室所出,他也配!”
說句實話,就算是宣武帝真的越過他們幾個兒子把皇位傳給蕭煜,蕭紹也只會憤怒於宣武帝的偏心眼,對於蕭煜至多有些挑剔,要是蕭煜真的有本事,他不介意看在太原王氏的份上給這個大侄子一點面子,畢竟蕭煜作為嫡長孫在宗法上本來就佔優勢。
可換了其他人,太子子嗣不豐,如今年齡夠的只有蕭煜和蕭炟兩個,嘴上說著其他人,可指的就是蕭炟。
“他非嫡非長,出生的時候生母只是東宮一個沒名沒分的侍妾,一個庶子居然想壓到我們頭上,也不怕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