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方大廚的黃金年代> 第215章 丫丫的逆襲(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5章 丫丫的逆襲(三) (1 / 3)

一名好的導演,就可以做到所有事情,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麼?

顯然不可能。

人們提起大哥,提起洪胖子都是一連串的稱讚,然而是能想到,如果不是其背後各自有著一個專業化的團隊,他們的事業,絕對要大打一個折扣。

而工作室的性質,也就意味著它不可能去養很多“閒人”。

雖然整個中國每天有著許多戲份開拍,但不是所有幕後人員都能夠找到活的!

跑單幫,也就是娛樂圈幕後人員通常的窘境。

與入職公司相比,跑單幫有著完全的自由度。

然而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

首先,入職公司之後,幕後人員的自由基本上會很少,雖然不見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但是一年之中都處於忙碌過程中,當然,這一點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薪酬穩而久,甚至如果公司給力一些,甚至片酬絲毫不下於跑單幫。

其次入職公司的幕後人員,有了基本的保障,並且也變相擁有了靠山。

要知道,在娛樂圈,人們只見到了那些明星的光鮮靚麗,可是誰能看到,這背後有著無數幕後人員的心血?

而往往幕後人員經常面臨著各種危險和困境時,因為是跑單幫的,背後沒有任何靠山的結果,就是吃了大虧。

這種情況,尤其是千禧年前後,港臺明星北上撈金的時候,最為明顯。

畢竟那個年代的中國,病態崇拜港臺明星,否則,也不會有著後來“四旦雙冰”的崛起。

而公司的保障,也就意味著幕後人員有了一個安全的保證。

商談很愉快,最終,方思逸以三年實習期每年二十萬,轉正之後,只要劇本能夠成功立項,就可以得到公司每年不低於三百萬資金的支援的條件,簽下了侶皓吉吉。

至於三百萬,只是方思逸考慮到會出現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劇本時,無法推脫,也不好答應的情況下,做出的調整。

三百萬說實話很少,不是所有的電影都如同《夜店》那般便宜,也不是所有影視劇的成本都在三百萬以下的。

而且方思逸還知道,雖然具體數值不知道,但是在14年之後的市場上,已經很難再見到300萬以下投資的作品了。

電視劇更是一部都沒有!

或者換句話說,任何人在一開始投身這個行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從電影做起的。

因為電影的成本低,拍攝週期也可以儘量壓縮,而電視劇不行。

受限於中國先拍後播的制度,雖然這種制度很先進,但實際上對於電視劇的門檻也就有了限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