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氣運加身,處處不順,氣運屬於必爭之物,
這是楊啟峰最近總結出來的道理,以前他的想法有一些狹隘了,認為大唐和他牽扯,牽連到了那老官,就擔心害怕。
可要知道一點,楊啟峰和那老官之間的差距,用三十三重天來形容,都不足。
能夠主動被其算計,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兩者之間的地位,就如同人和螞蟻,而人怎麼會去主動的算計螞蟻。
所以他不過是被那老官的某種算計捲入其中,而想要真正被那老官注意到,楊啟峰自認為他的實力,必定要具備著天仙才有可能。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獲得什麼?就要付出什麼?
那老官送來的東風,他為什麼不乘。
藉助著這一股東風一衝而起,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從而的開始拒絕。
楊啟峰的心態,從達到散仙之後,發生了改變,因為他認識到了氣運的重要性。、
修道,說多了不過是一個爭字。、
要是沒有爭的心態,患得患失,那麼楊啟峰去做一名逍遙自在的散仙,直接的去海外仙道,瀛洲方丈之中,去拜入壽星門下,開始延長壽命,與世無爭,逍遙自在起不很好。
既然要證道,爭,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大道雖有三千,可真正能夠被走通,成功證道的也就是那寥寥幾道。
楊啟峰不爭,道途被他人證就,他一輩子都會止步於此,死死的卡住,除非另換根基,轉世重來,重新修煉。
不然一輩子毫無前途可言,上古之時一次次的大戰,多數都是因為證道之爭。
修道之路,就是一路相爭。
爭法寶,爭氣運,爭大道。
如今這大唐氣運不爭,患得患失,最後失去,楊啟峰會喪失掉快速進步的坦途。
沒有氣運加持,西遊大劫之中,他想要謀取好處,豈是那麼簡單。
到時候五莊觀之中獲得人參果,當他剛剛的踏入,氣運不佳,可能就會直接的觸動某種禁法,從而被發現,然後被清風明月拿下、
不要小看這一些童子,他們跟隨著五莊觀中那一位不知道多少年,天天聽其講道,僅次於核心弟子而已,像是一些普通的弟子,遠遠的不如他們。
連觀音養的魚,逃出去都能夠雄霸一方,更不要說是童子了。
那老官的算計,楊啟峰不到一定的程度,根本不會觸動。
儘管楊啟峰對自己有著信心,可也也知道修道不易,沒準哪一日遭遇困難,相比較日後的難處,藉助著這一股東風,一片坦途的修道,達到天仙,達到真仙,這才是最為要緊的事情。
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全部都是白擔心,一輩子被卡在地仙,不能進步,說起來,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這一個爭字,如今卻是已經降臨到了楊啟峰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