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師乃是道德之仙,所講抱朴子內外兩篇,真是道家經典,寡人聽聞之後,見獵心喜,本來打算親臨道場,但因為國事艱難,正有要事處理,所以不能前往,只能夠把仙師請來,”
“此事還請仙師見諒,原諒寡人怠慢之罪,”周王態度誠懇,嘴中話語非常的謙遜。
楊啟峰連忙的說道;“不敢,不敢,不敢 ,”
“貧道之時方外之人,豈能讓王上親臨看望,”
“仙師還請坐下,此次在這大殿當中,寡人有一些疑惑?還請仙師能夠解惑?”周王揮手示意內侍搬上椅子。
對於內侍搬來的椅子,楊啟峰沒有任何的客氣,他直接的端坐在了這鋪墊著厚厚一層柔軟墊子的椅子上面,目光柔和,看著周王開口講道;“王上有何事情?貧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仙師出自崑崙山,寡人對於這道家聖地,很感興趣,雖然無緣前往,但有仙師講解一番崑崙山的風景,卻也是聊以**,”周王目光炯炯,年歲雖然不大,但異常的沉穩,根本沒有年少的活潑。
“崑崙山乃是道家聖地,他自然乃是有著緣故?”
“道祖乃是在崑崙山成道,傳下道門,”
“...................................................”
“崑崙之高足有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丈,山又疊疊重重共有九層,每層之間,卻是禁止重重,凡人所見,只是崑崙第一層,而在崑崙九層之上,卻是大千世界入口所在,縱身躍去,就可以來到大千世界,”
楊啟峰嘴中悠悠,緩緩的描述起來,從崑崙山的一草一木,最後到崑崙山的各種神話傳說,最後訴說了小千世界離開之法,
楊啟峰所講述的內容,無比的詳細,
而周王卻是不斷點頭,站在周王兩旁的幾名紫袍大臣,他們時不時的提上一句,
對於這一些人的提話,楊啟峰是問答如流。
臉上懸掛著笑容,不快不慢的訴說著,但內心中楊啟峰冷笑起來,這一些人還在懷疑他的來歷,說什麼仰慕崑崙山,還不是要盤查一下楊啟峰的底細,看看他到底的是不是真正的從崑崙山出來的。
可以說是要不是從崑崙山出身的,依靠著一些資料死記硬背,根本的矇騙不過這幾位大臣。
畢竟到了他們這一步,豈能夠有傻子存在,一個個要比猴子還要精明。
楊啟峰話語只有有著絲毫的停頓,都能夠被他們知道,楊啟峰根本的不是出自崑崙山。
不過這一些人是白用功了,楊啟峰他能夠說是出自崑崙山,豈是白說的,他對崑崙山已經下了一番苦心。
當時在離開的時候,楊啟峰對崑崙山可是詳詳細細的走了一遍,除非是崑崙山隱秘之地,不然的話崑崙山大部分地方,他都瞭如指掌,畢竟楊啟峰當時出現在這小千世界的第一站,就是這崑崙山之中。
不過那離開小千世界之法,卻是楊啟峰亂說,不,也不能夠算是亂說。
因為在那地方,乃是佛皇洞天所在, 要是能夠進入到佛皇洞天,就可以輕鬆的離開這一方小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