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他和胡清泉說的就是主攻奧斯卡,放棄歐洲三大。
因為歐洲三大也有要求的,就是想參賽,首映得放在他們那兒,在別的地方公映過的是不行的。
哪怕歐洲三大的人之前親自來邀請他,可以把送片時間延後,但關於首映的規矩也不好改。
畢竟首映權本就是各類電影節最看重的。
但《1937》的情況特殊,它一開始就是要透過沖擊技術類獎項達成站上國際舞臺的目的的。
而且因為當時劇組出現一些不好的事件,以至於想要保持技術優勢,就沒法拖,只能衝擊07年奧斯卡。
而衝擊奧斯卡也需要先公映,其時間又比最早的柏林都要早,也就是說,除非路平安換成衝擊08年的奧斯卡,那麼歐洲三大和奧斯卡只能選其一。
路平安當然不希望拖到08年,而且也只能衝擊奧斯卡。
因為歐洲三大又沒有各種技術類獎項。
沒了這些,整體電影也不一定能拿別的大獎,那影響力就是腰斬甚至幾乎達不成。
所以路平安只好放棄。
不過這回似乎又峰迴路轉了。
胡清泉笑著說道:“肯達洛他們一開始的確有些不高興,不過看到這些天針對你的輿論變化,再加上我和他們說了內裡情況的事後,結果就不一樣了”
原來,胡清泉一開始和他們表明《1937》只會衝擊奧斯卡的時候,三大那三位不太高興。
畢竟在當下世界影壇,奧斯卡的份量和知名度雖然比以前高了很多,但在他們眼裡依舊不太如流。
路平安拒絕好意,反而轉投他們,自然會惹得他們不高興,甚至嚴重點說,這是自絕於歐洲三大。
不過等他們知曉“死亡威脅”的事情,知道路平安之所以要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出口氣後,三人紛紛表示理解。
然後代表柏林電影節的肯達洛直接表示,來柏林電影節,首映放柏林電影節開幕式!
路平安有些驚訝:“這都行?”
“咱們在洛杉磯走流程,也不算公映啊。”
胡清泉笑著說道,“就一家影院上映,一天就兩場,只持續一週,能算什麼公映?”
“哈,居然還能這樣。”
“電影好,你又被人看作是嫡系,當然可以有例外。”
“那還真不太好拒絕了哈。”
“也沒必要拒絕。”
胡清泉笑著,說起了計劃。
2月8號是柏林電影節開幕式,可以把那兒當做《1937》的全球首映禮的第一站,隔一天,再在北美正式公映,給足柏林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