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斷背山》正式開啟宣傳。
和別的商業片不一樣,《斷背山》作為文藝片,其宣發規模一開始並沒有定地那麼大。
畢竟這是部衝獎文藝片,很多媒體預測的,也只是說《斷背山》能回本就已經算大獲成功了。
不過隨著《斷背山》在9月拿下金獅獎,接著在北美引起抵制,然後隱隱掀起雙方對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會層面的爭論後。
《斷背山》,其熱度似乎也在12月的聖誕檔期,踩著一些商業電影開始殺出重圍。
當然,熱度可以轉化為一定的票房,但並不是全部。
隨著熱度越來越高,所帶來的更多的也只是更大的爭議。
有小道訊息傳言,說電影很可能挺不過一個月的上映期就會被某些團體逼得下架。
還有小道訊息傳言,說有人開始抵制路平安了。
接著在北美某地,有數家影院宣佈將不會上映《斷背山》。
這引來了支持者們的叫好,當然也讓“同”的支持者們抗議。
只是“同”這個群體在當下老美其實還不成氣候,所以總體看來,路平安和《斷背山》陷入劣勢,而路平安也再次在好萊塢遭遇一道大坎。
真要說電影到底有沒有指向性,其實去看看原著即可。
但輿論嘛,哪有那麼容易剎得住車的。
所以這個時候,依舊得用電影說話。
而在此之前,路平安要做的依舊不是澄清。
而是借用這個視窗,進一步把熱度擴大,然後再一次營銷一下自己,告訴大家“我牛得很,這次我照樣會成功”。
這波要是成功過去,那麼接下來路平安不僅能再次衝高,衝奧之旅也會順利大半。
畢竟奧斯卡提名之前,最關鍵的就是公關。
而公關環節,熱度是最重要的。
讓數千評委知道,並喜歡,這就是衝奧成功之道。
所以在電影上映之前,追溯爭議的真正起因,以及澄清事情的對錯並不是很重要。
這種事,去盤根問底和去澄清對錯本身就是錯的。
正確的做法,就是在輿論中弄潮。
娛樂至死,就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趕在這個風口,路平安以及主創們上的第一個節目,便是當下老美脫口秀的收視頂層節目:《奧普拉脫口秀》。
當晚,《奧普拉脫口秀》上,51歲的黑人胖大姐奧普拉就對坐在沙發採訪座上的路平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