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的,除了電影劇本、剪輯等技術類問題外。
最主要的自然是立場問題。
小日子都沒道歉反思,你一中國人倒是先替它們反思了,你乾脆別叫陸川,叫陸太郎得了唄。
諸如此類的評論,隨著電影的上映也越來越多。
同時,因為早先路平安拍過一部同樣是南京題材的電影《1937》。
於是也有網友便把兩者拉出來比較。
不過總體來說,兩部電影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部是尋常性質的電影,《1937》則是戰爭技術類天花板電影。
可以說,這倆根本就是不一樣性質。
再加上路平安如今的地位,業內是並不認可這倆電影拿來比較的。
當然硬要比較也是能找到不少切入點的。
最起碼在劇情上,《1937》哪怕是一部技術流電影,但它的立場也是無比鮮明。
但《南京南京》片方顯然不會任由輿論滑向不好的地方,所以整體宣傳時候就主動遮蔽任何和路平安有關的資訊。
這也可以理解。
因為這很容易就會把戰火引到兩位導演本身上去。
對比電影,也就很快會變成對比兩位導演上去。
陸川對比路平安?
那不是找噴麼。
就算現在《南京南京》質量極佳,他們也不會採用拉踩的形式。
因為路平安的威懾力就擺在這兒。
這種人,誰知道惹毛他了,以後能拍出一部更猛的?
當時的《斷背山》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陸川方面傻了才會把路平安扯進來拉踩。
甚至於反過來,陸川方面在宣傳時候還吹捧了一番《1937》。
說這電影當時給了他許多靈感。
路平安導演在該電影的技術上的貢獻,也讓《南京南京》的拍攝更加順利,每個電影人都該感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