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37 (1 / 4)

很多東西自己家不太重視,直到老外開始重視了才知道珍惜。

早在8月《功夫熊貓》上映的時候。

那時候國產動畫的確讓國人們自豪了一陣。

但因為電影總體的題材限制。

又是動畫片,又是比較老套的功夫題材。

所以哪怕動畫質量極好,國內整體的票房也沒超過3億。

最終內地票房定格在2.76億人民幣。

這個成績相比於別的電影當然是相當炸裂的。

但對星辰電影來說,只能說一般。

再相比於它的成本。

近兩億可能還不止的資金投入只是一小部分。

更多的是長達五年的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投入。

用票房分賬算,星辰這次虧了不少錢。

於是《功夫熊貓》當時就被一些人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東西。

而另外一些人則是在調侃路平安當時說的話。

當時路平安說《功夫熊貓》的海外票房至少能和《環太》的五億美元齊平。

結果後來因為各種資訊差的原因,海外票房成績的確好,但漲幅只是一點一點地在增加,全然不顧最大票倉北美還沒上映的事實。

很多人於是魯莽下定論,說《熊貓》超五億已經不可能了。

再加上內地《功夫熊貓》下映後的這幾個月裡,熱度都被《色戒》以及別的電影占據,於是很多人真就覺得《功夫熊貓》是路平安自《太陽照常升起》後的又一次摔跟頭。

不過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昨天,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昨天,電影市場上《色戒》的爭議依舊火熱。

但忽然有家官媒曝出一篇報道:

“今年十月,成都迎來外國遊客客流最高峰”

一條簡單的關於旅遊市場的報導,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在意,尤其是圈裡的人壓根不會在意這些。

但很快連篇的報導就出現了。

“《功夫熊貓》出海,多國尋求熊貓租賃合作”

“《功夫熊貓》掀起全球熊貓熱,我國迎來海外遊客入境高峰,成都熊貓基地成為首選地”

“英國泰晤士報刊登10月熱詞:功夫、熊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