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很不錯,原版《斷背山》也是派拉蒙投資的。
路平安對於衝奧的把握又大了幾分。
長篇想拿奧斯卡,對非白人來說是很難的。
原時空李鞍就是第一個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非白人。
從後世角度來說,路平安也不一定非得拿奧斯卡。
但現在畢竟不是後世。
08年之前,國外的獎就是香!
而且但凡國內的獎含金量高一些也不至於如此。
有了派拉蒙加入後,斷背山的奧斯卡之路就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
接下來就是走原版的流程即可。
還是那句話,能不能得獎,路平安心態放的很平。
反正他已經在做了,拿不到也不遺憾。
對外的說辭也會和原時空的李鞍一樣:我想拍一部沒人看的片子沉澱一下心靈。
你看,藝術氣息噌地一下就上來了。
事情搞定,路平安又在洛杉磯待了盯了兩天後期後,出發前往加拿大《斷背山》劇組。
。。。。。。。
一週後,加拿大落基山脈,臨近班夫國家公園的卡納納斯基斯地區。
路平安一身羽絨服加牛仔帽,喝了口助手緹娜泡好的咖啡,看著不遠處兩位主角繼續調整狀態。
文藝劇情片和商業片,兩者在導演的過程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這裡不探討兩種型別電影的不同。
教科書上對這方面的定義太多了。
這裡只探討作為導演的路平安,在拍攝兩種電影時候的區別。
現在,對路平安來說,起碼在當下這部電影上,他大概有了自己的答案。
選好景,在合適的時候,比如天色恰當的時候把鏡頭架好,讓演員入場,不用考慮各種人造燈光、服化道。
電影裡只有人,還有景。
其中人是最關鍵的。
所以把人的狀態和要拍的場景調整到一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