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打了一場,又聊了兩天,知曉了武指和電影的深度關係後,路平安倒是覺得《蝙蝠俠1》的動作戲似乎沒必要改進。
試想一下,那邊廂,大群警察與暴徒正在街頭火併,槍棒相交,血流成河,鏡頭一轉,蝙蝠俠和大反派單挑,伱踢個無影腳,我使個迷蹤拳,接著放兩個暗器,借力騰空,在建築和車輛上跳躍追逐,閃展騰挪,在空中飛腿互踢
打的是很過癮,但觀眾大機率不會鼓掌,只會鬨堂大笑。
黃飛鴻風格一定行不通。
那麼甄子彈的抱摔,託尼賈的飛膝,史蒂文席格的老拳呢?
雖然已足夠接近實戰,但對蝙蝠俠這位斗篷大俠來說,本身裝束已具有強烈的浪漫元素,有點脫離寫實的地基,要飄然而起了。
怎麼辦?
所以寧可打起來多幾分笨拙,以此將風格壓回地面。
這也是諾蘭和他聊起過的想要的動作場景。
諾蘭並不是不知道中國的動作指導天下第一,但為什麼不用,而是用奇斯格鬥術為蝙蝠俠量身定做,用一種設計過的笨拙來展現?
路平安現在越想越覺得,這其實就是諾蘭的厲害之處。
三部曲要做成史詩,就不能把所有好東西都往裡頭堆砌,喧賓奪主,搞得眼花繚亂,那就亂套了。
再打個比方,蝙蝠俠三部曲除了動作戲被一些影迷詬病外,蝙蝠俠的裝備也一樣被詬病。
大家覺得這些裝備似乎都太普通了,和隔壁的鋼鐵俠比,感覺一眼就能看出兩人的身價可能差了好幾個馬斯克。
但要是從影片主題看,這就很容易說服眾人,蝙蝠俠,就是一個普通人,只要你有錢,你也能成為蝙蝠俠,如此一來,蝙蝠俠也就更加光輝。
所以從構建史詩三部曲的高度來看,三部曲,還真的沒多少地方可以改進的。
當然,該試的還是要試的。
香江的武術指導的牛筆之處就是懂得讓武打風格巧妙轉換,來配合影片的寫實元素。
另外,系統也能隨時評分。
所以路平安依舊覺得可以邀請知名武指團隊進駐試一試。
要是可以就留下,要是不行,還是按照原版的就好。
於是泡完澡,路平安也終於和吳晶發出邀請:“晶子,幫我介紹個武指團隊唄,就是符合按我說的這種風格的。”
“沒問題。”
“你要是有空,到時候也來我劇組玩玩吧?”
吳晶聽後微微一愣,然後盡力自然地回答:“行啊。”
路平安繼續道:“先說好,露大臉的角色可能沒有,但要是動作戲有需要,你願意幫忙還是可以的。”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