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內地每年能生產七八百部劇,真能播出的只佔少數,曾離也說畢業近四年,她演了至少15部劇,有配角有客串也有主角,但目前為成功止播出的也只有十部不到。
所以演員能不能出名還真得看運氣。
不過這樣也好,兩個女人都不在,路平安就能全心進入後期製作。
到了1月10號,《十面埋伏》的訊息又蹦了出來。
“《十面埋伏》將在月底殺青,張意謀將會去澳大利亞製作後期。”
幾家媒體報導了這麼個訊息。
於是關於《十面埋伏》的訊息便直接躍升至娛樂新聞的今日頭條。
公司宣傳部門的負責人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十面埋伏》從12月底開始就時不時地曝出各種訊息。
比如華仔戲份殺青、國際章牡丹坊美出天際、劇組鋼絲繩出問題等等。
前幾天又說《十面埋伏》因為拍攝檔期問題可能趕不上柏林電影節,而新聞稿裡則成了“恐錯失金熊”。
這些訊息每一次看著都很唬人,但細看都是一些沒頭沒腦的邊角料,可就是次次都能引起巨大關注。
包括今天的也一樣,“即將殺青”不是重點,重點是“去澳大利亞製作後期”。
這才是重點,讓人一看,好傢伙,《十面埋伏》高大上啊,國際製作!
路平安知道,張偉平的宣傳攻勢已經進入了狀態了。
作為過來人,他知道《十面埋伏》的宣傳其實是要比《英雄》還要厲害一些的。
《英雄》當時得到了上頭的巨大扶持,所以很多事情哪怕做得不是很到位都能打出極好的宣傳效果。
路平安當時的《原始碼》也是吃了這方面的紅利。
宣傳方面沒花多大力氣,便搞得全國關注。
這次《十面埋伏》沒有了上頭的扶持,張偉平依舊能把《十面埋伏》的宣傳打出飽和效果。
其中宣傳方面投入的資金要多很多,宣傳週期和計劃都比《英雄》要規整許多,在加上這年頭老謀子就是最頂層的導演,宣傳的先天優勢就極大。
按照這個節奏下去,《十面埋伏》在上映前,將會一直保持住宣傳優勢。
不過他有宣傳計劃,路平安也有。
先來一波小的熱熱手。
當晚,一條訊息突降內娛:
“《蝙蝠俠》將作為合拍片,在內地取景.”
頓時,頭條易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