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
又一次喊了咔後,路平安對染了一頭黃毛寸頭的週一圍說道,“一圍,你表現地再慌一點,內心戲做足,特寫鏡頭裡你跟木頭一樣,這樣不行的,調整一下,還有阿文,你靠左坐一點,擋著坤兒的臉了。”
“好,給我三分鐘。”
週一圍迅速抹了把臉。
周公子也是第一時間上去教。
黃磊則是繼續和張頌文等人討論站位。
接著再開拍,路平安又喊了“咔”。
這次的矛頭對準的是寧昊:“耗子,鏡頭再都抖一點,對,我要一點紀錄片的感覺,小王,你的機位不要動,對。。。”
“好,這樣行不行?”
“可以,就這樣。”
《彗星來的那一夜》,作為路平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執導的大電影,路平安是相當看重的。
以前開拍《調音師》短片的時候,因為是短片,場景少,臺詞改編難度低,照著抄,看上去沒啥難度。
但後來拍《調音師》大電影的時候,他其實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力不從心。
有姜聞幫忙,很多時候場景的還原度成超過100%,超過90%更是輕輕鬆鬆,但路平安知道,沒有他幫忙的時候,十遍鏡頭,超過90%的次數也只有一半不到。
這和《調音師》短片一開始時候是一樣的,13遍NG中,只有5次超過90%,而且還超地不多,更多的是爛鏡頭,然後膠片嘩嘩嘩地浪費。
這次《彗星》拍攝也差不多。
鏡頭還原度超過90%的一半都不到。
NG次數一次又一次,第一天下來每個場景的NG平均數達到了恐怖的十一次。
不過熟悉他的演員和劇組成員們對此倒沒多少奇怪。
路導拍片,不都這樣的嗎?
不熟悉他的演員,比如周公子、海清以及何琳,一開始確實會覺得路平安似乎太較真了一點。
後來張頌文直接說了:“路導的名言,NG五次之內就過關的鏡頭都是垃圾。”
於是大家都明白了。
路導,是真的很嚴格。
而路平安自己則是滿臉黑線。
我他嗎什麼時候說過這話?
不過他也沒去反駁。
因為有了至少5次NG的心理準備後,大家的表演狀態就都鬆弛了許多。
劇組道具、化妝師以及場務們的壓力也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