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天蓋地的報導讓路平安很是滿意,沒白費這麼些天的努力以及那些紅包錢。
很快,兩人抵達中影,版權談判也正式開始。
《調音師》沒法參加8月的威尼斯電影節展映,因為就算是展映也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沒公映過的電影,這是歐洲三大的逼格體現,公映過的再來展映,就是二手的,他們可不接受。
所以關於海外版權的交易問題,《調音師》只有和其他大多數電影一樣私下談判。
這樣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大型電影節這種平臺支撐,買家會少許多,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當然路平安也可以選擇等威尼斯電影節開始再去賣片,私下展映。
但其實對《調音師》來說這些因素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首先《調音師》的短片本就拿了銀熊獎,這會有一定加成,尤其是歐洲,三大獎的加成不小。
另外胡清泉在兩次電影節期間積累了不少片商人脈,中影這邊也有自己的人脈,同時這些人對《調音師》大電影本就比較感興趣,所以這次過來的片商也有不少,基本算是歐洲、北美、東亞等幾個主要區域都有人來。
再加上現在魔都國際電影節剛剛結束沒多久,許多對這部即將上映的,改編自柏林銀熊短片的大電影感興趣的片商們就沒走,所以總的來說,今天來看《調音師》的海外發行商並不少,到時候發行權實際成交價格估計也不會少太多。
經過第一天的談判,《調音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行權合計在100到150萬美金區間。
這是賣斷,買過去票房多少路平安就不管了,賺一個億也和他沒關係。
而現在這個價格用胡清泉的話來說是比較合理的。
因為《調音師》長片沒拿獎,只是借了短片的光,價格就和拿過大獎的長片沒差太多。
對此,路平安和中影的人其實都已經很滿意了,因為成本才幾十萬美金,這已經是血賺了。
而且這還不是最終價格,最後具體能賣多少,中影方面穩了穩,先看票房再說。
到了第四天上午,《調音師》在BJ的前三天票房統計出來了,160萬!
這個時期的BJ票房是一個很大的參考系數。
BJ票房乘以3到4,大概就是全國票房。
果然,全國票房給出了資料,530萬。
而BJ三天的票房160萬,也是今年國內電影票房的前三天BJ票房紀錄。
媒體於是再一次報導了,中影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全票房統計,預計下映後全國票房很可能突破3000萬!
這一下,海外片商們的報價再次拔高了許多。